何高官说到这个的时候,忍不住咂嘴道:“这是时代特性造成的结果,我翻看资料后都不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怪到谁的头上去。”
他的话里隐藏的意思就是贷款追不回来了。
不止是追不回来了,连向谁去追讨都成了问题。
“那个年代里,向信用合作社贷款的企业大多是乡镇集体企业,少量的私人企业。”
何高官进一步解释道:“私人企业的那部分还好说,要么因为破产了,那部分贷款成为不良资产,要么有些老赖久拖不还,这部分贷款属于还有希望追讨一些回来的那种”
“我大概明白了。”
罗阳将自己的猜想讲出来:“九十年代的时候,大量的乡镇集体企业改制,在清理过程中,有些贷款被保留了下来,但是很多改制后的企业都只留下了一个空壳子,让信用合社想要追讨贷款都没有主体目标。”
当年那些乡镇集体企业,绝大部分都存在三角债。
一些其实可以收回来的应收款被当成收不回来的死债,等到改制完成,私有化之后,这些死债就变成能收回来的流动资金。
这样的操作,大家都心里有数,却摆不上桌面。
为了规避这些操作,很多老板就另外注册一家新的企业,但是设备和工人都还是原先老厂子过来的,这样一来,老板们凭借的自己的私人关系,就可以将那些死债收到新公司里。
至于被改制的老企业。变成了一个空壳子。
信用合作社贷出去的那些钱也就变成了收不回来的不良资产,顶多拿回来一些老厂的地皮。
乡镇企业的地皮。能值几个钱?
“你说的没错,但这只是其中的一种。”
何高官摇着头道:“当年的那些事,现在已经说不清了反正信用合作里有很多收不回的贷款,这些不良资产到现在都没有处理干净,成为拖死信用合作社的主要原因。”
“领导,按照你刚才说的那些信息,信用合作社现在的净资产还是正数吗?”
罗阳好奇的问了一句:“不会是负资产了吧。”
“咳咳咳”
何高官接连咳了几声,随后才道:“净资产为负还不至于只是阳市的信用合作社现在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业务了,靠着市里给的几个定点业务,勉强支撑到现在。”
虽然没有给答案,但是罗阳可以猜到,阳市信用合作社的净资产数字大概在几百万到三四千万之间,不会太高。
“何高官,既然咱们市的信用合作社已经成这样了,市里有没有将它改制出售股份的想法?”
既然聊到这种程度了,罗阳也就直接说出自己的目的;“如果可以,我倒是想接手试试,看看能不能让它起死复生,在几年之后变得焕然一新。”
他完全抛弃了昨天唐海林教的话术,按照自己的本心和领导交流。
实际上从罗阳进到办公室开始聊起,何高官内心就已经很诧异了。
因为在他看来,今天的谈话中,罗阳势必抛出一些利益,以此来达到吸引自己推动信用合作社改制。
偏偏罗阳没有这么干。
当然,现在还没有谈到细节,后面有变化也不一定。
但是至少现在干干净净。
“罗总,首先我肯定一件事。”
沉默了片刻,何高官开口道:“能够引入一家有实力的企业来注资信用合作社,并对它老旧的机制进行革新,让它重新焕发该有的功能,这肯定是一件好事。”
罗阳这时候很想抽烟。
因为他知道,何高官下面还有但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