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谭,你着什么急!咱们不睡觉,人家哈桑殿下不睡觉了?”徐教授白了谭厂长一眼:“明天,明天再说!”
“好吧。”
第二天,秦富家。
“好啊,咱们的光刻机,的确该产业化生产了!”秦富点头:“我支持成立一个专门生产芯片制造设备的公司!至于在首都还是在魔都,徐教授,你自己选择!”
“哈桑殿下,我认为,在魔都更加合适,那边的电子产业更加发达,有老牌的眼镜厂,而且还是国际化的大都市,更能接触到国际先进理念……”
徐教授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
首都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这个称呼说起来好听,实际上沉甸甸的,在这里不管干什么,都会受到很多制约,而魔都,则是国际化的大都市,那边更加开放!
更重要的是,造光刻机,就离不开造镜片,在魔都,有几个老牌的眼镜厂,吴良材眼镜厂,1719年创立,是东方眼镜行业的先去,茂昌眼镜厂,1924年创立,这些老牌的眼镜厂里,都有一群技术精湛的工人!
“好,那就去魔都,就叫做魔都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咱们沙某人会注入足够的资金,你们这些创始人,也会占据一些初始股份,这个公司要不断地研制先进的光刻机,我们的要求不高,必须要做到世界第一!”
徐教授点头:“哈桑殿下,您放心,只要有资金支持,咱们的技术就一定会保持领先!”
秦富向来不重视细节,反正电子产业是交给六哥的,接下来让六哥去协调好了。
等等!
秦富想到了什么:“我们的光刻机,使用什么光源?”
想要超越西方,还得在技术路线上走对了!后世的阿斯麦能够成为光刻机的霸主,而尼康这些大佬陨落,就是因为技术路线错误。
“早期的接触式光刻机用的是436纳米的g-line和365纳米的i-line光源,不过进入七十年代之后,准分子激光光源开始出现,咱们的光刻机,用的是248纳米的KrF光源,从理论上说,这种光源的光刻机,可以一直用到0。18微米的工艺水准。咱们在十年内,都不用担心光源问题。”
现在的芯片,还是几微米级别的,八十年代,东方提出的531工程,就是量产5微米,研发3微米,争取上1微米而已。
但是,光刻机这个赛道,也是很卷的,必须得提前研究下一代的光源,否则就会落后。
“哦,那十年后呢?”
“十年后,应该会过渡到ArF的技术路线上。”徐教授说道:“咱们华清大学激光所,已经在搞这种全新的光源了,十年内,必然会搞出来。不过……也有一些公司着手更加超前,比如IBM公司,已经在搞X射线的研究了。”
光刻机的技术路线,是在ArF光源上遭遇巨大阻力的,这种光源波长193纳米,理论可以刻蚀到55纳米的工艺,但是再向下,就会碰到一座大山。
接下来用什么光源,行业内都是懵逼的,尼康这种老牌厂商,就是错误押宝,开发154纳米的光源,而阿斯麦,用了浸润式光刻机,给镜头加水,改变折射率,直接让光源降低到了134纳米。
浸润式光刻机在多重曝光之后,最低可以做到10纳米,再向下,就是极紫外的EUV光刻机了。
所以,只要ArF这个赛道不出错,以后咱们迅速过渡到浸入式光刻机,那就能用到新千年之后了!
“嗯,咱们坚定地走自己的技术路线就行!”秦富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