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听那声音,莫不是把何玉柱家的窗户玻璃给崩碎了吧。
相爱相杀的两家人,果然应了那句老话,不是冤家不对头。
秦淮茹到底爱不爱傻柱,魏平安懒得揣测,但拉帮套的意图是相当明显的。
一个有想法,想要试试,旁边还有个老家伙上赶着架伙子,另一个呢,对此也甘之若饴。
反正是不排斥,不表态,就这么当风筝似的放着。
只不过雾里看花,身在山中不知处,何玉柱在这一片和厂子里的名声……
说句臭大街,都算轻巧的了。
偏偏他自己还没察觉,整天以自己八大员之一的工作身份自傲。
心里瞎想着,洗漱穿衣,拿着书台上早就准备好的对联和门神,出了屋门。
红妞凑过来,直立起来把爪子搭在魏平安肩膀上,呜呜了两声。
哪怕是当娘了,也是个孩子智商,这种行为就像是跟家长告状。
“过年放鞭炮,忍一忍吧。”
拍拍狗头,把手里的一小盆浆糊递过去。
红妞很自然的咬着盆沿儿,跟在魏平安屁股后面,帮着贴对联。
贴对联有讲究,对门而立,右手为上,左手未下,贴反了会闹笑话。
魏平安打开院门,一手拎着刷子,一手拿着对联。
用刷子在狗嘴里咬着的浆糊盆里沾了沾,门框刷了一遍,对联背面刷了一遍,贴上。
有空间异能,对称平齐简直不要太容易。
石榴开花花胜火,劳动造福福无边。
内容是魏平安随口说的,字体是周子墨亲笔写的。
经过这几年坚持的锻炼,周子墨的毛笔字也勉强算是登堂入室。
反正比阎埠贵那两笔可是好的多了。
这就好有一比,一个是登堂入室的国际认证会计师,一个呢,地主家从村里找了个认字识数的当账房先生。
但四合院里,过的还是个人情。
阎埠贵家写对联不要钱,给抓把瓜子花生的习惯,早些年就养成了。
魏平安家周子墨写的再好,也没耽搁了三大爷家的“收益”。
算是两不相关。
院门贴完对联,还有俩门神。
过去贴对联是很讲究的,对门心、框对、春条、斗方都有要求,如果贴的不对,会被人笑话。
但现在建国初期,不讲究那些,讲究一切化繁为简。
但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老百姓自古就有个乐观思维观念,就是寄希望于未来,期望未来能带给自己好运。
大家借助春联,表达一种对新的一年的期盼与厚望。
而门神,家中有孩子的大都会贴。
老太太讲究这个,这俩门神还是老太太专门去寺庙里买来的。
老京城,除了厂甸庙会,很多地方也都有小庙会,譬如老太太专门去“请门神”的护国寺庙会……
何玉柱垂头耷拉脑袋的走了回来,手里还拎着一个纸壳子。
估计除夕这天,他是甭想舒坦着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