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严词拒绝,赵辉只好“勉为其难”地接受了。
回到赵国公府,赵辉与刘纯攀谈。
“刘大夫如今已是高品京官了,将家人一并接来京师吧,我赠你一套宅子。”
刘纯坚辞不受。
“国公爷当初筹划的京师大医院还建不建了?”
“建!当然建,造福百姓的事,我赵辉最乐意了。”不过赵辉内心却是觉得,办医院应该是挺挣钱的,既能造福百姓,又能造福自己口袋,怎么看都是一件美事。
“我觉得建大医院的同时,还得筹建一所医学,教授学生医术,将先生的医术传下去。”
刘纯激动的胡子乱颤,他的儿子、孙子在医道上都没有什么灵性,他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医术后继无人。赵辉这个提议对于别的大夫来说,可能很不感冒,甚至唯恐避之不及。因为这时候的大夫往往将医术视为自己独门绝技,怕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父。
但刘纯不是,他自觉自己活不了几年了,赶紧将自己医术找到传人,自己才能不留遗憾。
朱瞻基病情稳定,两人便忙活起了筹建大医院与医学院的事情。
一直忙到了二月份。
正午,刘纯按例去给朱瞻基去针灸,现在病情已经好了大半,已经改为三日一灸。
第二天早上,宫里忽然派人来到刘纯的宅子,请他速速进宫,为皇帝诊病,说是皇帝忽然又胸痛了起来。
“怎么回事,皇上近来不是大好了么?”
来请刘纯的是范弘。
范弘支支吾吾道:“皇上,他,他昨晚临幸了一名宫女……”
刘纯恨铁不成钢道:“不是说未痊愈前不能临幸妃嫔的吗?”
:()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