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罗文州的推断,肃城的存粮,最多只够叛军坚持一个月的时间。所以,朝廷的兵马按兵不动即可。现在该左右为难的人,是秦明杰。原本大家都觉得秦明杰会等到粮草消耗殆尽,再殊死一搏。没成想,在大军围城的第三日,叛军便主动出击。珍娘安心在家躺平,但也从她爹口中获悉了前线的消息。六月十七日,叛军首次突围,死伤上万,退守城池。六月二十日,叛军再次突围,叛将张成被燕云廷斩于剑下,叛军再减两万人。六月二十三日,第三次突围,燕云廷断秦明杰一臂,叛军人数只剩三万。六月二十四日,第四次,这次不是叛军突围,而是平叛大军攻城之战!仅仅一天时间,脆弱的肃城城门便被攻破。朝廷兵马入城之时,城中剩余的三万叛军丢盔弃甲,自愿投降。只有秦明杰一人宁死不降,于城楼上一跃而下,自尽而亡。至此,景和六年的这一场叛乱彻底平息,史称“盛夏之乱”。……三个月后。正是秋高气爽的好时节,京城早已恢复了原来的样子,甚至比原来还要热闹。只因半个月后便是会试了,无数举子汇聚京师,只等着开考的那一日。说起来,这一届的科举也算是命途多舛。原本三月份就该举办,结果先是被西南战事耽误,接着又是叛军乱京。这一拖再拖之下,大家都以为这一届会试要被取消了。没想到峰回路转,叛乱平息后没多久,景帝便下了旨意筹备科举事宜。这可让原本不抱希望的举子们高兴坏了。说起来景帝之所以急着开恩科,也是不得已为之。叛乱之后,珍娘带回来的名单上的官员被景帝下令一一处决。官员之间的关系盘根错节,与这些上了黑名单的官员有所牵扯的,也该下狱的下狱,该流放的流放。如此这般,朝堂上的官员少了大半,这不得赶紧补充啊!不然,这么多政务交给谁去处理?各府衙门还要不要运作了?由此可见,本次恩科之后,将会是一次史无前例的朝堂大换血。当然,朝廷在清查这些官员与镇北侯府关联的时候,也意外查出了其他事件。比如郑雅玉除夕夜被毒害之事,当时是以林小姐认罪、林御史辞官而结案。这次一番追根究底的审查下来,才发现此事竟然与“盛夏之乱”有着莫大的关联。林家原本也是镇北侯府多年前在朝中埋下的暗棋,而郑雅玉之所以身死,只能说是不走运了。当日画舫之上,郑雅玉意外听见林小姐跟叛军接头人的密谈,这才招致杀身之祸。也难怪无论承恩侯如何刑讯,林小姐都只说是自己报复郑雅玉所为,只字不提幕后关联。杀害贵女,了不起就是一死,参与谋反,林家九族都得玩完儿!罪臣当罚,有功之人更应该封赏。此次平叛,燕国公府当为首功。燕瀛洲已退,不便再做封赏,珍娘守城有功,但因其已经是一品国公夫人,封无可封。最后这些封赏都加诸到了燕云廷和罗文州的身上。燕云廷原本就是三品金吾卫大将军,先是平定西南之乱,后是解京城之围。如此功勋,官位直升从一品骠骑大将军,自是无人非议。也是经历了这一次大乱,景帝终于意识到重文抑武的祸患,接连提拔了不少年轻有为的武将。比如这次守城之战中,表现尤为突出的金吾卫副将明达,直接被提拔到了金吾卫大将军的位置。罗文州虽然没有升官,但却多了个兵部侍郎的兼职。原本的兵部侍郎潜逃,景帝如今看谁都不放心,于是便将这个位置交给了罗文州。当然,虽说珍娘没有获得品级上的提升。但是景帝也没忘记她的功劳,不仅赏赐了她大一堆的金银珠宝,还亲自书写了“忠勇”二字,敲锣打鼓送到国公府上。“忠勇”二字,在看重名声的古人看来,评价可谓极高。更何况,这两个字还是当今圣上亲笔书写。一时之间,京城上下莫不赞叹珍娘的守城之壮举。更是有不少文人,慷慨激昂之下,提笔为她写了不少诗作。珍娘本人这几个月也没闲着,都在忙着书肆扩张一事。经历了这一场叛乱,她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情报的重要性。新华书肆在全大梁的铺设,为她及时获悉各方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当然,在书肆扩张的过程中,宁昭作为珍娘的项目搭子,也是功不可没。两人的合作,可谓是很愉快了。不过珍娘发现,最近宁昭似乎有点不对劲。平日招猫逗狗、无比风流的汾阳王,近日里突然收敛了许多。尤其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汾阳王府还特意放出消息澄清关于宁昭好男色的传闻。珍娘直觉此事不正常,这八卦都传了好几年了,也没见宁昭辟谣过。如今怎么就突然着急上火,在意起名声来了。莫不是有了心上人,想要娶妻了不成?不得不说,珍娘的猜测极为准确。宁昭近日除了跟她谈生意上的事情以外,其他的时间都在用心勾搭着曲家大小姐。今儿个街头偶遇,明儿个茶楼拼桌,隔三差五还能在戏楼大战三百回合。宁昭、曲媛,这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不知怎的就擦出了小火花。或许是始于颜值?或许是因那次醉酒撞见?更或许是并肩守城结下的情谊?总之,两人都不是扭扭捏捏的性子。日常打打闹闹、你追我赶的,俨然一对欢喜冤家。第一个发现这二人苗头不对的,不是曲尚书、也不是珍娘,而是季梦。毕竟珍娘和孟古青已经嫁人了,平日里还是季梦跟曲媛聚在一起的时间更多些。某一日季梦和曲媛两人逛街,意外撞见招蜂引蝶的宁昭,然后在对方的热情邀请下,一起去戏楼看了场戏。于是季梦便发现了这两人之间的暗潮汹涌。季梦也有:()谁懂啊,姨娘她靠颜值杀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