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章比较连贯,一起发)大将军府。张新坐在堂中,看着案上的大将军印,微微皱眉。“我还没正式上任,就这么急着开始制衡了?”张新心中思索,“是大侄子的意思,还是汉室那帮老臣的意思?”蔡邕德高望重,又有此次护驾之功,得个三公可以说是实至名归。刘协升他做司徒,也是在向张新示好。淳于嘉汉室老臣,资历很深,且原本就是三公。他调任司空,录个尚书事,倒也不是不能接受。反正这老头除了资历以外,一辈子也没啥拿得出手的政绩,能力就那么回事。况且以他的年纪,最多再干两年就得退休了,对张新没有丝毫威胁。可朱儁这老彩笔做个太尉也就罢了,凭啥参录尚书事?虽说多了一个‘参’字,让朱儁只有参与建议之权,而没有最终决定的权力。但朱儁若是和淳于嘉合起伙来反对,张新的政令也无法推行。不得不说,这套制衡的手法十分精妙。先给颗糖,再敲打一下。既不会让张新觉得过于难受,也能在关键时刻阻挠张新对汉室不利的决策。“应该是汉室那帮老臣的主意吧”张新思来想去,觉得以大侄子的年纪,即使经历丰富,也很难制定出尺度如此合适的策略。淳于嘉和朱儁的任命,是在张新刚刚接旨,还没正式上任的时候颁布的。这个时间点卡的非常巧妙。若等张新正式上任,他一定不会同意让朱儁参录尚书事。可若是在张新回朝之前任命,则没有了敲打的效果。那帮老臣故意卡在这个时间点让刘协下诏,明显就是在展示自己的力量。“敲打,那也得有实力,才能叫做敲打。”“没有实力,胡乱敲打,那就是自取其辱了。”张新摇摇头,将此事暂时放到一边,起身换好官服,进宫谢恩。他刚刚入朝,天下无数眼睛都在盯着他,暂时不好有什么动作。况且现在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没有精力去和那帮老臣争权夺利。且看吧反正大军在他手里,那帮老臣还能翻了天不成?至于郭嘉,张新并不担心。郭嘉出身寒门,这就注定了,汉室那帮老臣不会让他走到高位。以他的聪慧,不会看不到这一点。在池阳待着的这几天里,麴义率领的先头部队已经抵达长安城外。后续的大军也在陆续往长安方向赶。麴义没有张新的命令,不敢擅自进入都城,只能暂时驻扎在长安城外等候。好在张新临走之前,交代了郭汜好生接应,城外又有李傕留下的大营,麴义麾下的士卒倒也不至于没地方住。张新进宫面见刘协,谢了恩之后,就算是正式上任了。随后他立即通过尚书台下发了一道任命。以麴义为城门校尉,领兵进城,接管长安城防。郭汜和他的西凉兵则是退出城外。如此一来,长安城内除了皇宫,就都是张新的人了。接着,一道道命令如同雪片一般,从大将军府发出。令关羽领兵五千,屯驻河东。朱灵领兵五千,镇守陕县。青冀二州征召来的屯田军原地待命,等过完年,领了赏赐之后,回去种田,免得误了春耕。其余各部,包括匈奴、樊稠、张济、段煨等人,皆来长安。张新上任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长安。许多官员在得知消息之后,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礼物,纷纷登门拜访。大将军府外一时车水马龙,到处都是朝廷官员。他们都想攀一攀张新这条高枝。“长安新定,诸事繁杂,大将军实在是没有时间会客。”典韦领着亲卫堵在府门口,不断高声呼喊,劝退这些官员。“眼下关中共有大军二十余万,若是一个处理不好,极易酿成兵变。”“诸位也不想乱兵再来攻一次长安吧?”“还请诸位大人都回去吧。”“大将军劳苦功高。”有官员听完之后,脸上露出谄媚的笑容,提着礼物来到典韦面前。“既然如此,下官就不打扰了,区区薄礼,不成敬意,还请大将军笑纳。”说着,官员就把礼物往典韦怀中塞去。在礼物的最上方,还有这名官员的名刺。“你干嘛?哎哟!”典韦后退两步,“大将军不收礼,请这位大人回去吧。”“大将军清廉,我等皆知。”这名官员笑道:“这位将军莫慌,匣中并非什么金银财宝,只是一些滋补之物而已。”“大将军远征勤王辛苦,这刚一回朝,又要操劳政务,如此劳累,身子怎么受得了啊!”“这些滋补之物,还请将军收下,给大将军补补身子吧”,!“是啊是啊。”周围的其他官员纷纷附和道:“大将军身系国家,我等带的都是滋补之物,请收下吧。”“这”典韦也不知道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只能派人去向张新通报。这些人都是朝廷官员,铁了心的赖在这里不走,他也没有办法。总不能一戟一个,全给宰了吧?“唉,我最烦应付这种事了。”张新得到消息,从竹简堆里抬起头来,无奈的来到门口。“开门。”大门打开。官员们看到张新,七嘴八舌的喊了起来。“下官拜见大将军。”“区区薄礼,还请大将军笑纳。”“为大将军贺。”“大将军”“大什么将军啊?尔等还有没有责任心了?”张新站在台阶之上,双手叉腰,“这么多车马堵在街道之上,旁人还要不要过了?”“尔等不上值,旁人还要上值的,都回去!”张新说完,转身就走。“大将军,大将军”官员们纷纷出声。张新深吸一口气,转过身来。“关中残破,百废待兴,百万百姓流离失所,正等朝廷安置。”“尔等衙署中的事情都做完了吗?”“啊这”官员们面面相觑,低头不语。现在大事小事屁事一堆,哪里做得完?“事没做完,不赶紧回去上值,来我这里作甚?”张新破口大骂,“我看朝廷就是对尔等太过宽容,才让尔等如此放纵!”“传我命令,自即日起,各衙署严格执行点卯。”“若有迟到、早退、无故不来者,第一次罚俸一月,第二次罚俸半年,第三次罢官去职,朝廷永不录用!”“现在,尔等立刻马上,给我滚回去干活!”张新长舒一口气。舒服了。来张新府上的这些官员,基本都是能力不怎么突出,又没有什么背景的人,才会想着通过送礼来攀一攀关系。真正有能力有背景的,根本不需要做这些事。就算想做,也不会挑在上值时间来做。张新骂他们,不仅不会损害自己的名声。相反,此事若是传扬出去,那些名士只会说他清廉正直。“大将军教训的是,我等这就回去上值。”官员们关系没攀到,反而碰了一鼻子灰,只能灰溜溜的回去干活。很快,门口的车马就少了一大半。“大将军。”又有一名官员走了上来,嘿嘿一笑。“下官今天休沐”“休什么沐?”张新打断道:“我都没休沐,你怎么好意思休沐的?”“你也给我回衙署上值去!”这名官员顿时就郁闷了。得,关系没攀上不说,还被骂了一顿。还要加一天班。早知道不来了没过多久,大将军府外的车马尽数散去。张新正准备回去继续处理政务,突然看到两道熟悉的身影走了过来。“老师?”张新连忙迎了上去,看向蔡邕身旁之人,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昭姬也来了啊?”“见过子清师兄。”蔡琰对张新行了一礼。张新还礼。“子清你威风啊。”蔡邕抚须微笑,眼中有着赞许之色,显然是看到了刚才发生的事。“清廉正直,不错!”“老师谬赞了。”张新心虚的朝蔡邕手上看去,想看看老头是不是提刀来的,突然发现他也提了一个礼盒。“老师这是”“哦,你说这个啊。”蔡邕提了提礼盒,笑道:“昭姬说,你久任地方,对朝中事务可能不太熟悉,想让老夫帮帮你。”“老夫觉得昭姬之言有理,正巧今日休沐,便顺道过来看看。”“一来可以帮你解答一些疑惑,二来也是祝贺你升任大将军,入朝辅政。”“还有,你救了昭姬两次,于情于理,老夫也得感谢一番嘛”张新闻言看向蔡琰。嗯,还是小师妹好,知道心疼师兄,喊老登过来帮忙。蔡琰俏皮的眨了眨眼。“老夫思来想去,觉得送些钱财宝物,难免有些俗了,以你之身份,想来也不缺这些。”蔡邕将礼盒递给张新,“于是老夫便亲手写了一些字帖,希望你能喜欢。”“你还不如把女儿给我。”张新心里嘀咕,脸上却是笑道:“老师书法,天下一绝,弟子自然喜欢,多谢老师。”蔡邕的书法造诣不必多言,无数人花费重金想求一份,都求不到。这份礼物确实贵重,又不落俗套。张新接过礼盒,请蔡邕父女入府。“嚯!”蔡邕看到堂内堆积如山的竹简,脸上闪过一丝惊愕之色。“子清你这么忙的么?”蔡琰也瞪大了眼睛,随即眼中露出一丝心疼之色。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没办法啊。”张新无奈,将座位旁的竹简清理了一下,“自董卓以来,先是迁河南百姓入关中,随后数年,战乱不断。”“关中之地户籍混乱,我若不查看往年卷宗,如何了解各县情况?”“这”蔡邕看到这么多卷宗,也觉得头皮发麻。“你麾下的那些文士呢?”“都还在路上呢。”张新双手一摊,“我只能自己看了。”眼下在长安的只有郭嘉一人。且不说他正忙着提干麾下的那些细作,就是放在平常,那货也不会干这种能烦死人的活。“唉,子清劳苦了。”蔡邕捡起一卷竹简,“那老夫就帮你查看一些吧。”“这个倒是不急。”张新请蔡邕入座,说道:“弟子有一个想法,还请老师帮忙。”“什么想法?”蔡邕问道。“弟子想请老师编纂教材。”张新巴拉巴拉现在大汉官方给民间百姓的教材,只有一本《孝经》。张新虽然和蔡邕合作了汉朝版的千字文,但受限于传播途径,依旧是只有士族家的子弟才能读到。先前他忙于征战,腾不出手来普及教育。眼下大局已定,是时候该把这件事提上日程了。“你是说”蔡邕心中一动,“像在渔阳那时一般?”“对。”张新点点头。“行倒是行。”蔡邕微微点头,“只是这样做的话,又有何用?”张新在做渔阳太守时,教化一项是算政绩的,他搞教育情有可原。如今他已是大将军,朝廷又不考核他这个,搞来干嘛?“老师帮我搞搞呗。”张新开始撒娇,“反正司徒就是搞教化的,这也是老师的分内之事嘛。”“我年纪轻轻就得辅政之任,得有政绩才能服众,你不帮我谁帮我?”蔡邕也是士族。开科取士,那是刨士族的命根子。时机没有成熟之前,张新也不敢和他说。如果这事儿能办下来,等过个十几年,大势已成,他再开科取士,天下就无人能挡了。若强行阻拦,那些读过书的百姓只要稍一煽动,就能把士族活活撕了。“行吧。”蔡邕单纯,没有那么多心眼子,还以为好徒弟真的只是想要搞点政绩出来,当场应下。反正在渔阳的时候也有经验,随便收拾收拾,就能把当初的教材都整出来。“多谢老师。”张新大喜。“好了,干活吧。”蔡邕呵呵一笑,捡起一道卷宗。张新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埋头查阅。师徒二人时不时说两句话,交流一番。蔡琰起身唤来婢女,为二人端茶倒水。堂中气氛十分融洽。过了两天,又到五日一次的上朝时间。张新被典韦叫醒,看着窗外黑摸摸的天空,骂骂咧咧的穿好官服,进宫上朝。这是他接任大将军之后的第一次上朝。:()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