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等她动。
他修长的手指,已经蹭到了她的指节。
轻轻蹭了两下,与她小指相勾。
顾怀瑾冷着面色翻找药箱,依旧一派端重自持。
她身上一阵发麻。
这么多人在这,非要吃醋。
“今日之事,恐有蹊跷。”她怕他误会她瞧李玄白那一眼,眼望着嘉庆帝,实际却是同他解释,“恐怕贼人的目标并非是皇上,而是本宫表兄。”
嘉庆帝本扑着袖子捶床,闻言怔住了,面上已是泪痕交错,“何以见得?”
“灯阵外有阻风纱,刺客放箭时,您二人又刚好回了身。从背后看,二人身量相似,灯火辉照下,您二位衣裳颜色亦相似。入阵时,两人又调换了位置,恐怕刺客分辨不清,误伤了皇上。”
顾怀瑾拈起一根银针,对着光端详针芒。
嘉庆帝痴愣了下,忽地恍然大悟,手上指指点点,“对呀!对呀!朕当时与摄政王换了位子!若要这么说——”
话说一半,嘉庆帝顿住了,余下的话仿佛铁块,生生卡在喉咙里。
众人悄无声息地朝常忠望去。
常忠坐在雕窗底下,王让伺候他喝了盏茶,他正失魂落魄地呆愣愣望着窗外,忽觉殿内齐齐一静,他一回头,自己已是众目交汇。
他咕噜一声吞咽一下,捧紧了滚烫的茶杯。
他流着冷汗,赔笑奉承:“吉人自有天相!不知是何方胆大包天之人,竟敢于宫禁之中放肆?!皇上乃吉星临世,天命之主,逢凶化吉。那般乱臣贼子,当心叫天雷劈了去!”
众人只是静悄悄环望他,不应。
紫宸殿内一时静得尴尬。
片刻,却是嘉庆帝本人带头拊掌大笑,“确实如此!确实如此!得将军一言,朕心甚悦!”
南琼霜捻着帕子一点点擦去脸上泪痕,举眸与顾怀瑾对望了半瞬。
两人心领神会地各自又瞥开眼。
若说贼人的目标是摄政王,那么贼人又会是谁?
不消多想,呼之欲出。
定王在自家府中遭难,时机恰恰接在常太妃宫宴大骂摄政王、以小型弓弩意图刺杀之后,没有人不会多想。
连她都疑心背后的举棋人是大明宫,定王定然亦是如此猜想。
冤冤相报,仇上叠仇,如是而已。
嘉庆帝做了摄政王的替罪羊,他不是不清楚,只是双方都是骄兵悍将,他不敢招惹,明知背后的主谋便是这常忠,还得赔着笑给他递台阶。
李玄白听见里头有人谈论他名讳,放下酒盏,吊儿郎当地走近来,抱着肩膀斜倚在罩门上,“本王确也疑心,皇上这支箭,是替本王受的。不过本王倒是想问问,这支冷箭,究竟是何人放进来的?禁军?飞鱼卫?金戈侍卫?”
他寒凉嗤了一声,悠游漫步至龙床侧,走至顾怀瑾身边,一双狐狸眼半阖着下压:
“抑或是谁?”
顾怀瑾慢条斯理拈着银针:“摄政王,有话不妨直说。”
李玄白最厌他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闻言更是冷笑:
“前些日子,定王麾下的福余三卫洗劫了齐国公府。齐国公古稀之年遭此劫难,吓得牙都掉没了,整日抱着他那堆宝贝蛐蛐草木皆兵。女真人蛮横凶戾,又不守律法伦常,已经扰得京中怨声载道,本王欲下令叫这伙人滚回关外,不想,先生竟是万般阻挠。”
“这伙人在京中,若是惹出什么事端,先生可担待得起么?”
顾怀瑾含笑不语。
若幕后主谋确是定王,那么此次刺杀,恐怕也借了女真人的力。
摄政王欲清福余三卫出城,顾先生一口咬死终是不许,此事闹得沸沸扬扬。京中百姓亦不欲这伙人留在京中,甚至联名按了血印上书,嘉庆帝亦担忧这伙人危及紫禁城,众议纷纷,然而福余三卫终于还是没有出京。
顾怀瑾力排众议,与定王站在一道,力保下了这伙精兵。
没有人晓得他究竟是何用意。连南琼霜问,顾怀瑾都闭口不答。
嘉庆帝一向唯顾怀瑾马首是瞻,最终也点了头,留下了这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