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七年六月十九,原武冈州高沙市,现武冈县高沙市。
一场大雨瓢泼般落了下来,远方的山影与晦暗的天空连成一片,唯有耀眼的闪电能将之劈开。
邓大刀站在棱堡墙头眺望北方。
从大刀寨时便跟着他,随他去四望山,又陪着他从常宁回到本部的张大网给他撑着伞,但裤脚和右手臂仍旧湿透了。
“刀爷,站在这里也对付不了明军。”张大网劝道,“三门堡一时半会攻克不了,等本部发援……”
话音未落,雨中孤单的一骑像是顶着万钧压力,冲破了昏昏沉沉的世界,艰难地向高沙堡奔来。
“明军六千,已克三门堡!”
单骑疾呼三遍,邓大刀紧紧攥着拳头。
张大网口干舌燥,有些不敢相信,“怎么可能,这才一天时间,三门堡虽小,铳炮却不算少……”
“走,下去!”邓大刀忽地转身,张大网慢了半拍,雨水将邓大刀上半身浇湿大半,“好生问问他,三门堡,是如何丢的!”
三门堡丢失的过程并不复杂。
昨日明军陆续出山,将三门堡彻底围死,今日即发动总攻。
明军人数众多,又抓来附近百姓冲锋掩护,而三门堡的铳炮因为下雨多次出现哑火等现象。
以三门堡不过两三百人体量,还都是乡勇,能撑住一天,已算是英勇。
邓大刀让报信的士卒下去休息,自己闭目沉思。
张大网有些焦急地说道,“刀爷,高沙堡也只有一营乡勇,恐怕挡不住明军,需将城步护乡队调来……”
“不可!”邓大刀猛地挣开眼睛,“城步护乡队驻守枫门岭,可截断绥宁至武冈的官道,绝对不能有失!
“否则,苏梦仪部进入城步、武冈只是小事,武冈官兵粮道畅通,才是最大的坏事!”
他似乎下定了某种决心,“武冈城不必盯着了,分出一半去城步,另一半协助乡里员役,组织百姓躲入新宁、城步或是云山!”
张大网大惊道,“刀爷,如此一来,高沙堡岂不是成了孤城?”
“孤城便孤城!”邓大刀缓缓站起,语气十分坚定,“三门堡两百余人能守一天,我们七百余人,如何也能守三天!”
张大网嘴唇微微颤抖,“三天?三天……”
他低声喃喃道,“玉花啊,爷还能再见你么?”
第二日明军并未到高沙来,却去了峡口堡。
峡口附近百姓听说了明军驱使平民攻城的暴行,是以很听话地在员役的率领南下或是躲入山中。
但行动仓促,家畜粮食等物俱不敢多带,皆被明军搜刮。
这还算好,有不少避难的百姓被明军截住,用作了攻堡的炮灰。
峡口堡没有意外地在二十一日陷落。
当日黄昏,六千明军三面包围高沙堡,天上电闪雷鸣,地上乌云压城,高沙堡好似苍茫天地中只有一根细线牵着的风筝,随时会被风暴吞噬。
高沙堡众人抱着必死的决心,苦苦守了两日。
到二十四日午时,明军顶着炮火,疯狂地攀附堡墙而上,守堡将士丧失大半,已是强弩之末。
邓大刀一声哀嚎,“今日我邓大刀与诸位共赴黄泉!不要怕,大同社会照顾我们父母妻儿,会为我们建庙立碑,这片土地也将永远铭记我们!”
“杀!”
“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