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周青等人,千仞雪即便恢复了本真,信念依旧杂驳,繁多。
当然,周青的信念也并非唯一。
但与她不同的是,他能够将杂多的信念理顺。
正如一个人的思绪,在一瞬间就可以产生万千,也可以覆灭千万。
所谓的定心,有两种方式。
其一,便是放空心神,是的内心除一念外,便空无一物。
其二,就是将诸多杂乱的思绪理顺,构建与人体内景相对应的体系,形成一个整体。
前者难。
毕竟当一个放空思绪,什么都不想时,内心反而会产生诸多杂念,唯有将注意力专注一念,或人生信念,或搬运魂力进行修行,方能获得片刻的安宁。
而后者更难。
这需要大毅力,让自身诸多复杂、繁多的理念、想法、思绪、信念等梳理完整,依次排列,构建体系,形成一个最终的整体。
正如内景体系的修行,便是在基于人体经脉去构建一个完整的体系。
同理,精神上的信念亦是如此。
但为何更难?
因为人的思绪万千,起伏不定,因外物而变化,一瞬可生千万念头,一刻又灭万千思绪。
在这般情况下,想要理顺自身那繁多的信念、理念,可不是一时之功,而是一辈子都需要时时刻刻去处理、去规划、去改变。
此乃“与己奋斗,其乐无穷”之理念。
在从周青口中得知这两种方式后,千仞雪自认为不能输于对方,可理智却告诉她—
想要将自身诸多理念、信念、思绪理顺,形成一个整体,并且还得时时刻刻接受外界的变化,既要保证这一理念整体的框架核心不变,又要与时俱进,不断向前…
这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
【可有尽头之路,算什么强大?】
于是,千仞雪打定了主意:选择第二条。
除了她肯定唯有走上这条梳理出信念整体的道路才能够追赶得上周青外,便是作为一个骄傲的人,岂能不迎难而上?
此非她之作风!
“但愿你能成功。”
见她选择第二条,周青并不意外,并发自真心的鼓励。
若她能成,这世上必定再多一个志同道合之人。
既然千仞雪选择了此路,比比东自然也不会选择第一条。
老实说,与千仞雪相比,她才是真的信念杂乱。
前半生,活泼天真,一遇玉小刚而误终生,二遭千寻疾而入执念…
直到阴差阳错之下,因周青之故,得到了三具罗刹法身,她才从怨念、恨念之中挣脱,使得灵魂恢复清明。
但也正式恢复了清明,她的思绪反倒是比千仞雪要更加复杂,之后种种行为,都是为了摆脱自认为被神界的神祇安排的命运。
可如今神界与斗罗星之间的联系断了——
她算是摆脱命运了吗?
成立武魂帝国,凝聚信仰,将罗刹神位推到神王级别···这真是她内心想要的吗?
所以,比比东要将自己那繁多的思绪统一,只会更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