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朝露待日晞 > 廷议(第2页)

廷议(第2页)

景瑞帝一直知道自己这个儿子心不够狠,在许多时候容易感情用事,但也要懂分寸。而他对宁予安,是否过于在意了?

宁予安亦对沈睿轻轻摇头,她唇角挂着笑意,先是对孟彰拱手一揖,“太常卿所言极是,”而后从容不迫面向帝王行礼道:“回禀陛下,抚军将军因对臣一人的不满而兴兵起事,臣于此确实有不可推脱的责任。若臣一人性命,可让抚军将军放下兵戎,臣自然是万死不辞。但那几位将军要的,真的仅仅是臣一人的性命吗?”

“与其说他们是想要臣的性命,倒不如说他们想要新政停止推行,想要封地以自立为王,想要更多的权力。然而人之野心,很难真正地得到满足,只会不断扩大。今日他们想封王,明日又想如何呢?”

她一字一句地说着,景瑞帝的脸色也一寸一寸地冷了下来。

此时荀濯笑了笑,开口道:“地利者,一里之厚,尚能牵动千里之权。邑阳宝地,自古兵家相争是也,陛下当初将此地交与沈钰沈孜二人一同镇守时,定也是出于信任。”

一些人本欲反驳宁予安,见丞相出言,遂又噤声。

景瑞帝旋即恢复微笑,“却不曾想人心善变。是朕识人不清,朕之过。”

帝王主动认错,令众臣胆颤,暗叹幸亏应对之人是三朝老臣,百官之首,荀濯丞相。

荀濯声音平静,话语坚定而有力,“陛下言重。臣想说的是,时局千变,新政既是为国家利益而推行,便不可因个人私欲而作废!奸佞当道,更不可为治乱臣而惩良臣!”

身着紫绶朝服的老者,携正气立于繁华大殿,傲然如松,又尔雅似兰。

宁予安闻言微微垂眸。

良臣么?她不是。于国于民,她亦有私心。

一番温言训诫,景瑞帝面容镇静,心中却是惊涛骇浪,置于御座两侧龙首上的大掌难以控制地用力几分。

一时间整个大殿中众人神色各异,沈苑到现在也想不明白沈钰因何出尔反尔,明明是惜命重誉之人,突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谋逆,更怕先前他与沈钰密谋之事传到他父皇耳中,虽然那只是口头言谈,并未留下证据,但他父皇那刻在骨子里的多疑,足以让他此生再也无法与沈睿抗衡。

他的目光悄然于陆旻和宁予安之间来回,总觉得事情与这两人脱不了关系,上元之夜,他根本就是步入了一个圈套。

他去菩提寺主动请缨,想要劝降沈钰,他父皇那时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他许久,没有给出明确答复。而眼下父皇对武德侯甚至丞相的说辞均未表明看法,更让人捉摸不透。

静默许久,萧桓似下定某种决心一般站出来道:“陛下,新政推行,臣亦是主要参与者。若他们想要御史中丞的性命,那也合该连同臣的一并拿去。臣萧桓支持丞相所言。”

尚书令萧桓一带头,越来越多人跟着站了出来。

又不是打不过,向乱臣贼子主动求和,恐怕会成为古今第一大笑话!

沈睿知道,他父皇本意也没想招抚,只是想借此机会试探哪些人还怀有二心,最终结果也的确如期望中一样,大多数人主战。但是,他能感受到他父皇并不高兴,因为,那些官员始终拥护的,是丞相荀濯,而非君主沈怀稷。

景瑞帝高坐于龙椅之上,睥睨着底下臣子,再怎么样也不能失了掌权者该有的威严与霸气,他沉声问道:“既如此,诸卿以为何人领军合适?”

“儿臣愿领兵前去。”

沈苑按捺不住站了出来,如今这情形,他早已抛却立不立功一说,惟恐沈钰对他人胡言乱语。

“这不妥吧,”徐轩有那么些与沈苑对着干之意,他道:“邑阳易守难攻,沈钰沈孜好歹是驰骋沙场多年的将领,而二殿下你,并无领兵作战经验。”

沈苑脸色僵硬,偏偏又无力反驳,是他太心急了。自从立下储君,他就控制不住地心浮气躁。他父皇多年来追求长生,日日食用各种所谓的“灵丹妙药”,恐非长寿之人。

景瑞帝眯了眯眼,“大司农的意思是?”

徐轩笑道:“满朝上下,未有能及大将军者。”

孟彰皱眉道:“一郡之乱,就要大将军亲去,这未免太大材小用了吧,何况,这些年大大小小的战事基本上都是大将军亲征,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朝除了大将军就没人了呢。陛下也该给其他将领机会。”

萧桓说道:“诚如方才丞相所言,邑阳一郡虽小,却可动千里之权。真不是一般人能攻得下来的。”

景瑞帝看向一直淡然未语的青年,目色柔和几分,问:“羡之意下如何?”

“君有令,将须从,但是,”陆旻浅浅一笑,眸中似有幽光转瞬而过,他缓声吐字说道:“臣希望御史中丞能与臣一同前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