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锅锅底和食材上桌后,府丞大人和通判大人很快就被美味俘获。“早就听闻白石县有很多新奇的吃食。”“今日总算得见!”“果然是名不虚传啊。”田甜站在门外,隔着门能听到里面的对话。她本来是准备招呼后就走的,但她离开前,李怀远却让她在外面等着,那话中隐约是要向知府大人引荐她,日后若是她想把买卖做大,有知府大人护着,更方便些。既然李怀远有引荐之意,那她肯定不能拒绝他的好意。知府大人放下筷子,谄媚道,“这些吃食只是口舌享受,于民生无益。”“白石县的高产稻种才真正是好东西。”“我们为人父母官的,应该着重推广高产稻种才对。”他说完这话,下意识的看向凌尧。却见凌尧只顾着吃暖锅对他的话视若罔闻。“大人此话差矣。”李怀远不赞同知府大人的话,“虽说这酒楼、茶楼、暖锅铺子只是口舌享受。”“可一个铺子若是做的好,这后面”“可关系着不少百姓的生计呢。”“就说这暖锅铺子开业之后,对外雇了近百名伙计。”“这百名伙计后面就是一百个百姓家。”“有了这份工钱,百姓家的生计可是大好啊。”知府大人听了有些不解,倒不是对李怀远的说法不解,而是“伙计在酒楼做工,工钱不过二三十文,府城的工钱略高些,也不过三四十文”每天这么点工钱,哪里能说是生计大好?“还是在家里种稻子来得靠谱些。”李怀远叹道,“若是没有这亩产一千两百斤的高产稻种,年轻力壮者都在家中种地,收成不过三百斤左右,就这要交税粮,日子如何过得下去?”李怀远他是支持田甜她们把铺子做大做强的。对于知府大人所说的口舌享受,他赞同又不赞同。像福来酒楼、白石茶楼、白石暖锅的这些新奇的菜品,于有银子的富人来说,是口舌享受。但于普通百姓来说,是多了一个做工的地方。“田二姑娘雇佣了近百名伙计,每天的工钱是一百文。”“有了这笔工钱,这背后的百个百姓之家,生计就有了大大的改变。”“而且这铺子红火了,交的税银也多”知府大人面上连连点头,“是,李大人所言也有道理。”但内心却是不服一个铺子生意再好,又能交多少税呢?而且一个铺子一年做多少买卖本就不好统计。再说了,就连当今圣上都更重视耕地粮税轻视商户“不过,我们这次来白石县主要是为了考虑高产稻种而来”知府大人看向凌尧。凌尧虽然听着李怀远和知府大人的话,但还是专心在吃暖锅。四种锅底,他最爱的还是麻辣锅底。真正是鲜香麻辣,爽快至极。李怀远道,“知府大人可知,这白石暖锅铺子的掌柜和高产稻种的主人乃同一人。”知府大人眨眨眼,同一人?白石暖锅铺子的主人是刚才那个田二姑娘。和高产稻种的主人是同一人。那高产稻种的主人也是那位田二姑娘?知府大人转头又看了凌尧一眼,心下开始盘算“这高产稻种虽出自田二姑娘之手,但”“但也有赖于李大人的英明。”“本官”知府大人实在弄不懂李怀远的心思迟疑着不知道怎么回答。府丞见状,谄媚非常的开口,“对,这高产稻种完全有赖于李大人的英明。”“待大人回府衙,一定会向圣上秉明李大人的功绩”通判也跟着说,“不错,李大人大可放心。”“明年,李大人任期一满,必定能高升。”他们三人在来时的路上就讨论过了。李怀远从京城来这偏远小县做县令,本来就是为了堵京城那些悠悠众口。三年任期一满,京中李家肯定会想方设法的将他调回京城。那这次高产稻种的事,就是最好的理由。他们过来考察,然后上书朝廷,都只是锦上添花的行为。只要他们把这事办好了,李怀远总要记他们一功。将来他们也算是在京中有人的了。李怀远拧起眉头,他是这个意思吗?知府大人偷偷观察着李怀远,看到李怀远眉头一皱。他赫然怒斥,“胡说!”府丞和通判一愣“虽然这高产稻种确实有赖于李大人的英明。”知府大人小心翼翼的留意着李怀远的神色,余光还瞄着凌尧。“但是!发现这高产稻种的人,是那位田二姑娘!”“就算是要上报朝廷,也该先提田二姑娘的功绩才是。”李怀远的嘴角微微勾了下。,!但一直埋头苦吃的凌尧抬起了头。他看了眼知府大人一眼,微微点了点头。知府大人缓缓吐出一口气他这是赌对了吧?“知府大人,白石暖锅的暖锅十分美味,大人还是先好好品尝,稻种的事下午去了田里再说吧。”凌尧道。知府大人欣然,“是,公子说的是。”他拿起筷子,夹起一筷子的蔬菜在碗里滚了一下,再放入口中。“唔这暖锅甚是美味。”他叹道。麻辣鲜香啊,好吃。府丞、通判互相看了眼再看看碗里的菜,失去了胃口。李怀远本来是要引荐田甜给知府大人的。可凌尧这么一说,他也不好再提稻种的事了。热火朝天的吃了半个多时辰,大家才意犹未尽的放下筷子。“这会儿日头过了,不如我们现在就去地里?”知府大人蠢蠢欲动。李怀远写来的文书上说,高产稻种亩产高达一千两百斤!他觉得是言过其实了!之前还想着怎么瞒过朝廷,替李怀远圆谎。现在有这位在,他突然觉得或许那高产稻种真的能亩产一千两百斤呢。呃,就算是没有李怀远说有,这位也没反驳,那就应该有!可以有!!:()一门三寡,断亲后发家致富嫁高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