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到这一步,应该有不少难点要攻克吧?”
一名研究人员努力平复着心情,主动看向了杨墨。
“是的。”
杨墨点了点头。
挥了挥手。
会议室虚空中的投影内容转换,变成了【四方天门】的三个难点。
“第一,要拥有完整的【物质复原】手段,我们需要海量……极为海量的能源。”
杨墨顿了顿,沉声说道:“保守预估,至少需要1oo万颗恒星的能源持续供应。”
闻言。
下方众人眼皮一跳。
都倒吸了口冷气。
1oo万颗恒星能供应,作为储备能源,来驱使物质复原!
而华夏……
目前刚踏入二级文明不久,也才开采了一颗恒星而已。
要直接开采百万颗恒星。
这难度。直接翻了无数倍。
“这也就要求,我国在能源领域的开技术,必须再进一步。”
杨墨的声音,接着响起:“彻底掌握恒星能的全方面开手段。”
现如今。
华夏展的所有能源,都来源于距离地球15oo万光年外的那颗恒星。
【人造太阳装置】。
经过不断优化,已经可以一次性储存12个小时的恒星能。
但……
随着华夏跨入二级文明之后。
各领域所需要的能源总量,已经呈现几何倍数的攀升。
6◇9◇书◇吧
每一个二级文明技术的应用,背后都需要无法估量的能源来支撑。
区区12个小时的恒星能。
已经不够维持华夏的高展了。
在昨日。
他刚对远在恒泽星基地的科研小组下达指示,让他们尽快完成【人造太阳装置】的迭代升级。
从只能被动搜集恒星能。
到主动接收、储存恒星能方向迈进。
待新的装置出现。
便可以着手量产,将它们投放到浩瀚宇宙中的恒星附近。
抽离诸多恒星能。
供应华夏的后续展。
“第二点,便是物质复原的算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