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已经投资的,都是过去几年经常往返大陆与港岛之间的那波人。
也就是说,他们在大陆投资,实际上是大家早就能想象到的。
程氏则不同。
这是一家丑国的华人企业,说是华人企业,实际上程氏有三分之一的股份都在外国那些大财团手中,当然,程氏也持有不少欧美大公司的股份,基本上做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这样一家跨国大企业过来投资,吸引来了不少关注的目光。
大家都在看,看程氏这个华人企业准备投资多少,看华夏对外资在国内投资的政策到底是什么态度。
程氏如果投资的少,那好啦,很多企业立马就会偃旗息鼓,因为大家会认为,程氏之所以投资,无非就是一种精神上的支持而已,实际上并不是看好这片土地。
而如果投资的多,那就不一样了。
有一句话叫做钱在哪里,爱就在哪里,这话虽然有失偏颇,但其实在很多情况下还真就是这样。
程氏如果一上来就大动干戈,出手就是几千万美元,那效果绝对不一样,虽然不可能立即就吸引的其他欧美企业也跟风过来投资,但一定会吸引来更多的关注。
而等上个两三年,程氏投资的项目建成投产后很快就能赚钱,效果一下就出来了。
事实上,绝大多数的海外企业来华投资都是在八十年代中后期,九十年代,八十年代初期都是持观望状态。
对于在华夏投资,那些外国企业目前都是特别谨慎的状态,或者说,这里目前根本就不是那些企业考虑的投资地方。
国情、政策、居民消费能力,这些都是在投资前要考虑清楚的。
投资从来都不是盲目的,也不能盲目。
程见闻现在就是如此。
尽管之前他爹,也就是程氏目前的当家人已经确定了要在这里投资,他本人也是这样想的,可同意投资,并不表示要盲目投资。
“淑怡……”
“爸”
“这都三点多了,见闻怎么还没过来。”
“爸,您别急,刚才外事部门的工作人员不是来电话说了么,外事部门和商务部门的分管领导要分别和见闻进行会谈。”
“谈什么谈,不就是他们着急想确定下来程氏准备投资什么项目,又投资多少钱么。”
程家老太爷有些不满的嘀咕道。
有日子没见自己的亲二孙子了,老爷子有点想。
都说隔代亲,老爷子是一年不见儿子女儿都没事儿,可到了孙子辈就不一样了,几天不见他就想,更何况这次都一个月没见了。
“对了淑怡,回头跟家里联系一下,让雨诗带着振宇过来,让明溪也带着孩子们过来,这里才是咱们的根,让孩子们都回来感受感受。”
老爷子口中说的雨诗,就是程见闻的妻子郝雨诗,而振宇,则是他们俩人的儿子,程振宇,和笑语一般大,到八一年就八周岁了,就是生月小一点。
明溪的全名叫程明溪,是程见闻的妹妹,同样,也是李言诚的亲妹妹,比罗敏小一岁,也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
和程见闻已经来过几次大陆不同,程明溪是五一年在丑国出生的,一直都没回来过,对李言诚这个亲大哥只是耳闻,并未见过。
在程家老太爷的心目中,改不改姓都无所谓,反正身体内流的是他们老程家的血脉,那就应该跟自家人多亲近亲近。
傅淑怡琢磨了一下,觉得公公说的不错,是应该让孩子们都过来,互相认识一下,他们是血亲,是一家人,总不能搞得以后见面不相识吧。
“我知道了爸,今天晚上我就跟家里联系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