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采辣椒,就是插秧。
不是洗衣服,就是做饭。
家里养有鸡鹅猪的,得去山上割草剁碎,家里的地要翻,田里的杂草要拔,还要照顾孩子,给忙碌的大人送饭,各种大大小小的事情。
但三里河村的人都无比有盼头。
即使身体上累,心里也是满足的快活的,因为每多干一件事就代表多一份收获,每多一分收获就是每多一分银子。
银子。
就是希望。
有银子。
才有未来。
雷栗和周毅看到三里河村都走上了正规,爹娘也没有多度劳累,每天过得充实又快乐,就没有多留,回了县城“一家川菜馆”。
稻田鱼和稻田鸭让“一家川菜馆”的口碑和风评再上一层楼。
而“一家川菜馆”的生意火爆,也带动了凉茶店的生意。
因为不仅有下火祛湿,还有其他功效的凉茶,而且价钱便宜,甚至一文钱就能买上一大罐,慢慢地就成了平民饮料,很受人们的喜欢。
第96章095。“你想踹了我和离?”
雷栗知道“一家川菜馆”很赚,但没有想到能这么赚。
七月到九月份,川菜馆加上凉茶店,一个季度的营业额就达到了十万两,而同期酒楼,比如海胃掌柜的山珍酒楼营业额在万两银子左右。
蒙福光老爷给的五万两银子还没有投进去多少,就把本金赚回来了。
不仅是雷栗和周毅,就连很看好这件生意的陈祥让和蒙络都没想到回利率会这么高,这么快。
“都快赶上我们米铺在中川府城一个月赚的银子了!”
蒙络乐呵呵地说。
雷栗:“???”
周毅:“???”
他们辛辛苦苦三个月,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费了这么多心机精力,只能跟蒙氏米铺一个月的营业额比啊?还只是一个府城的生意??
虽然他们的川菜馆和凉茶店小,但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第一家辣味菜的大先机,知县大人的权威认证和名人效应,还有“中川府城”和蒙氏米铺的旗号作为高雅标杆。
官差、地主、大商人等中上层人士带起来的攀比心理,让去“一家川菜馆”吃川菜在变成一种时尚潮流。
雷栗还让周毅绞尽脑汁,想出了很多诗句典故挂在店里,时不时就缓一缓,吸引秀才、举人、教书先生、书香门第的子弟纷纷入店驻足。
还因此举办了一场诗词大会,以不同的免单劵作为彩头,咏赞“川菜”、知县的治理和丰年景象,最后将写得好的诗句挂在店里,满足那些才子的好胜心。
知县徐兴哲知道后,特别赞扬这种好学仁和风气,特意写了一副匾额送到“一家川菜馆”,以资鼓励。
就这样。
三个月比一个月,还是没赢过蒙氏米铺,真是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雷栗的心都有点碎……
不!
不但没碎!
还怦怦怦地跳得欢快!
因为雷栗拿到了五万两银子五!万!两!沉甸甸!厚实实的五万两!银子!!!一个五四个零的五万两!
一百两一张的银票都得五百张、一千两一张的银票都得五十张,一万两一张的银票都得五张的五万两!
上次蒙络给一万两银票不算,这是雷栗这一次摸到一万两的银票,这是自己赚到的,属于他和周毅的五张一万两。
雷栗盯着手里的银票,眼珠子都快黏上去了,硬是不舍得挪开,震惊疑惑,又忍不住翘嘴偷乐。
“这真是给我和周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