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风裹着雪粒子往脖子里钻,可上岗村小学的教室里却热乎得很。
李老师踩着板凳往窗户上贴窗花,红通通的剪纸映得满堂生辉。
吉祥举着糨糊桶,踮脚给老师递边角料:“李老师,等会儿把我写的春联也贴上呗!”
话音刚落,教室门“吱呀”一声被撞开,小芳抱着个大陶罐冲进来,鼻尖冻得通红:“我娘熬了姜糖水!说喝了驱寒!”
孩子们立刻围上去,你一碗我一碗,甜丝丝的暖意顺着喉咙往下淌。
铁柱喝得太急,糖水沾了一胡子,还直咋呼:“比我奶奶煮的甜十倍!”
放学铃声一响,校园里更热闹了。
王富盛开着厂里的卡车来接孩子们,车厢里堆满了给各家的年货,新米、腊肉,还有蒋小红腌的酸菜。
小芳爹站在车斗边,扯着嗓子喊:“都排好队!小心摔着!”安康和安平也跟着凑趣,举着小喇叭学大人吆喝:“领年货咯!领年货咯!”
年三十晚上,王富盛家的院子里支起三口大锅。
胡雪云带着女工们包饺子,案板拍得“砰砰”响,
蒋小红守着烤炉,教孩子们烤南洋风味的鸡肉串。吉祥和如意带着小伙伴们放鞭炮,“噼啪”声惊得隔壁家的老母鸡扑棱着乱飞。
小芳娘端来刚蒸好的年糕,上面撒着桂花,香气飘出老远。
“来,尝尝我新学的手艺!”小芳娘掀开蒸笼,热气腾腾中,年糕白得像雪。
王富盛咬了一口,软糯香甜,直点头:“比我在南洋吃的还地道!”
小芳站在旁边,眼睛亮晶晶的:“王伯伯,我爹说等开春,要在厂里开个培训班,教大伙做年糕!”
大年初一,村里的拜年队伍浩浩荡荡涌进王家院子。
陈校长举着写有“育德树人”的牌匾,笑得满脸褶子:“这是乡亲们的心意!多亏了你,咱们村出了名的文化村!”
几个老人拉着王富盛的手直抹泪:“我家孙子现在都会背书了,以前想都不敢想!”
热闹劲儿还没过,新麻烦又来了。
开春后,不少孩子上课总打瞌睡。
李老师家访才发现,原来罐头厂订单多,家长们经常熬夜加班,孩子跟着忙前忙后。
王富盛得知后,立刻在厂里贴出告示:“晚上八点后禁止加班,职工子女必须保证八小时睡眠!”
为了让孩子们课余生活更丰富,王富盛在厂区空地搭起了篮球场。
第一块篮板装起来那天,铁柱兴奋得围着场地跑了三圈,边跑边喊:“以后咱们也能和邻村比赛了!”
如意则带着女生们,在老槐树下种了片花田,波斯菊、太阳花的种子撒下去,没几天就冒出了嫩芽。
这天午休,吉祥和几个同学蹲在图书馆角落。
突然,他指着书上的插图大喊:“原来罐头是这么做的!咱们能不能去厂里参观?”
这话立刻得到响应,孩子们一窝蜂跑到王富盛办公室,七嘴八舌地央求。
“行!明天就带你们去!”王富盛被缠得没办法,只好答应。
第二天,孩子们戴着小口罩,排着队走进罐头厂。
看着流水线“哗哗”转动,空罐头盒像听话的小士兵挨个排好,二牛惊得张大嘴巴:“我的天!比变魔术还厉害!”
小芳则认真地跟着工人学贴标签,嘴里念叨着刚认识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