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和文章里提到,自东国冷链协会成立,安中市依托交通枢纽优势,建成了辐射周边的农产品中转站,不仅解决了本地果蔬滞销问题,还吸引了外省商户前来合作。
次日清晨,王富盛在车站旁的长途汽车站搭乘上回上岗村的小车。
这辆绿皮中巴车的车窗上贴着“冷链专线”标识,司机师傅热情地帮他把行李搬上车顶:“同志,去上岗村?那可是咱们安中的明星村!”
见王富盛不说话,司机又道:“您还不知道吧?去年村里建了个果蔬合作社,和城里的冷链公司签了合同,家家户户种的东西都不愁卖!听说带头的还是个从村里走出去的大老板呢!”
车子驶出市区,柏油马路平坦宽阔,路两旁的农田里不再是单一的稻麦,而是整齐排列的果蔬大棚。
王富盛透过车窗,看见几个戴着遮阳帽的技术员正在指导农户安装温控设备,大棚外的公告栏上,
“东国冷链技术下乡”的标语格外醒目。
路过邻村时,村口的老槐树下支起了崭新的收购点,电子秤、冷藏柜一应俱全,几个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正忙着给送来的蔬果称重打包。
“变化真大啊。”王富盛喃喃自语。
司机师傅哈哈大笑:“这算啥!再过几个月,高速路就要修到咱们镇了,到时候运货更快!对了,您认识王富盛不?”
不等王富盛回答,司机又自顾自说下去,“就是那个把冷链生意做到国外的大能人!现在市里好多政策都是照着他搞的模式来的,听说上头还给了他不少嘉奖呢!”
车子颠簸着拐进通往上岗村的小路,远远地,王富盛就望见村口那棵百年老榕树。
树下的石磨还在,却多了几个铁皮冷藏箱,几个孩童正围着箱子嬉笑。
车刚停稳,王富盛就听见熟悉的声音:“哟!这不是富盛吗?”
他转头,只见儿时的玩伴柱子骑着崭新的摩托车驶来,
车斗里装着几个印有“东国风味”字样的纸箱,“可算把你盼回来了!走,先去合作社看看,你绝对认不出来!”
王富盛踏进家门时,暮色已悄然笼罩上岗村。
老式木门“吱呀”一声推开,院子里晾晒的柿饼在竹匾上泛着诱人的光泽,墙角的丝瓜藤顺着木架攀爬,结出的果实垂在青砖墙上轻轻摇晃。
“娘!我回来了!”
王富盛放下藤箱,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
里屋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母亲王凤莲系着蓝布围裙冲了出来,
白发比去年又多了些,眼角的皱纹却因笑容更深了几分:“我的儿!可算把你盼回来了!”
老人的手有些颤抖,在围裙上擦了擦,才敢上前拉住儿子的胳膊,上下打量着,“瘦了,黑了……”
“小红!雪云!快出来!富盛回来了!”
王凤莲扭头朝屋里喊。
话音未落,两道身影一前一后奔出堂屋。
媳妇蒋小红手里还攥着没绣完的帕子,
小媳妇胡雪云头发有些凌乱,显然是刚从灶台前抽身。
两人的目光瞬间被王富盛胸前那枚金灿灿的奖章吸引,蒋小红红着眼眶伸手摸了摸:“这是……”
“是上头给的嘉奖。”
王富盛笑着摘下奖章,递给母亲,“娘,您看看。”
王凤莲捧着奖章,粗糙的手指轻轻摩挲着上面“东国杰出商业领袖”的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