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情绪太过激动,又跑得快跑得急,朱棣说这一句话的功夫,都断断续续地换了好几次气,都快急死了。
听到这话。
道衍和尚嘴角的笑意微微一滯,並没有太在意朱棣口中这所谓的“祥瑞”,只是心中暗暗有些失望:“若是那位洪武大帝做了起兵的决断,燕王殿下必要第一个和我说这事……”
可朱棣並没有提朱元璋鬆口的事情,而是惊慌失措地念叨著劳什子“祥瑞”。
这已经说明了朱棣此行的结果:没有说动那位洪武大帝。
“应天府的小皇帝都已经出格到这个份儿上来了,居然还是说不动他么?这位洪武大帝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难不成只要坐在奉天殿上的是先太子的嫡子,他便是寧肯冒著丟了江山的隱患,也要支持么?”
“……”
对於这个结果,道衍和尚心中不得不感到费解。
这就……太不合理了!
不过道衍和尚面上並没有表现出这些思绪,看著朱棣道:“祥瑞?王爷何至於此啊?普通官员百姓不知这其中的猫腻,贫僧和王爷还不知晓么?”
“这天底下哪儿有什么祥瑞?”
“无非就是应天府站在小皇帝身后的那位又搞了出什么小把戏,愚弄愚弄朝臣百姓,替小皇帝挽回清誉一二的手段罢了。”
“无论阵仗大小,听起来有多唬人,实际上都是虚的。”
道衍和尚显然完全没把这事儿当事儿。
作为深諳“屠龙术”並以此为人生目標的人。
他很清楚。
古来上位者惯会搞些神乎其神的事情到处宣扬。
什么亲妈怀自己的时候梦到太阳了;什么石头上刻字、乌龟背上天命预言;什么一些特殊手段搞出来的异象啊……
来来去去不就这么回事么?
实际上都是人为编造罢了。懂的人自然懂不是?
所以,一边说著,道衍和尚甚至还有心情慢悠悠地走到旁边凉亭下的石桌旁,翻开两个杯子。
他將茶壶中的水依次倒进两个杯子里。
然后伸手朝茶杯虚引,安抚劝说道:“王爷跑得急了,不妨先喝口水缓一缓再说。即便私宅里那位依旧做不出咱们想要看到的决断,王爷也不必惊慌,从长计议便是。”
朱棣这时候的確有些喉咙发乾。
也顺势从桌上拿起一杯茶,倒头便是一饮而尽,而后满脸著急地道:“不是……不是那些虚头巴脑的祥瑞,这是真的祥瑞!是……是粮食!亩產数千斤的粮食!”
朱棣急急忙忙地解释起来,胸口兀自剧烈起伏著。
听得道衍和尚眉头都不由蹙了起来。
他有些费力地理解著朱棣刚刚所说的那些话,而后立刻抓住了重点:“粮食?亩產数千斤?殿下您这是在说什么胡话?粮食亩產能有个两三百斤,便算是好年景了。”他虽是个不事生產的和尚,对这种事儿却並非不了解。
眼下当然是觉得朱棣在胡扯八道了。
“唉呀……”朱棣顿时都觉得自己是有罪说不清,急得长嘆了一口气,赶紧解释道:“道衍师父,本王可以用性命、日后的前途成就为誓,本王说的绝对不是什么胡话!”
见朱棣如此郑重其事,甚至拿日后的前途成就来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