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只道,这位少帝的心思,谁也不知道他下一刻能拐到什么奇奇怪怪的犄角旮旯里去。
不过如此下来。
无论是郁新和古朴,还是一旁的夏原吉和林承轩,倒是的確都放鬆下来不少,至少脸上少了许多拘谨。
见几人神色缓和。
朱允熥也伸出手用指腹在旁边们的几案上敲了敲,道:“今年开年的两个彩头,也就你们四个人答得像点样子,其他人的答案,狗屁不通。”
显然,朱允熥从上午到下午看了那么多废话的怨气,还没有全然褪去,顺嘴又吐槽了一句。
几人顺著朱允熥骨节分明的手看向几案上。
赫然便看到上麵摊开摆放了四份答卷,而这四份答卷的旁边,则是两摞堆得厚厚的纸。
而朱允熥把话挑得这么明朗。
四人心中自然不会再有什么其他误会,当下神色各异地瞪大了眼睛看著那几份被朱允熥挑出来的答卷,心头也不约而同地涌起一阵狂喜……
“之前的期待,竟真不是我在异想天开!!?陛下真的看到了我的答案和见解!?”郁新顿时有种大悲到大喜的起落感,原本心里那团火,也再次燃了起来。
一瞬间,他就想到这意味著很多:
意味著陛下之前关於大明宝钞以及开乾朝新幣铸造的决策,並不是什么突发奇想!
意味著陛下看懂了自己的答案!
意味著自己往后的前程……
这些事情,自然不止是郁新想到了,古朴,乃至没有任何官身的夏原吉,也都想到了这里。
他们四人的答案既然能被朱允熥看中並且挑出来,自然也就说明其中必定有可取之处,而这份“可取之处”,作为给出答案的本人,他们是最明白的。
不过之前他们在提交这份答案的时候。
其实谁也没敢太寄希望於朱允熥这个“荒唐任性”的小皇帝就真能看得上,或者说看得明白。
所以此刻,几个人几乎都有差不多的想法:
“既然陛下看懂了我的答案,並单独挑了出来,便表示陛下是认同的,往后我便更有机会向陛下提出我的见解,以我的学识和能力,辅助陛下……治理大明!”
“且不说陛下在其他的事情上如何荒唐、任性、固执己见,至少在这件事情上,他……是讲道理的!”
当朱允熥宣布自己挑出了他们的答案之时,他们便已经开始跃跃欲试了。
且不说民间工匠出身的林承轩。
至少已经是官身的郁新和古朴,以及一心考取功名为国朝尽力的夏原吉,肯定都是想用自己这份“可取之处”、“独有的见解”来影响当朝皇帝、影响一些国朝决策。
同时也为自己做出一番成绩和政绩。
想到这些,几人均是目光灼灼地盯著几案上那几份答案,眼睛里充斥著激动、兴奋、渴望、期盼……等等诸多情绪。
而正当几人心中激动。
甚至一心想著日后自己能得到当朝陛下的重用乃至宠信,想著日后要大展宏图的时候。
却又一盆冷水迎头浇下。
“不过嘛,你们这几份答案,看是勉强能看看的,只是终究还停留在了浅显的皮毛层面。”
“更深层次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