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也再次放鬆下来,不再压著自己不敢说话:
“陛下这几个主意……以下官对火銃、碗口銃的了解与浅见来看,至少理论上是可行的!”
“若是颗粒火药的效果真的不差,而且也能形成標准规制。不仅燃烧效果能稳定下来……填装火药之时不必耗费时间斟酌火药量,不必费劲用木桿压实,两銃射击相隔的时间都能缩短一些!”
“……”
有的人或许还在迟疑。
但大部分人则已经目光发亮,跃跃欲试,恨不得能把这些想法付诸实践,试一试实际上的效果!
这就是选好专业对口之人的好处——这是他们都熟悉的领域,只需要朱允熥给一个想法、一个灵感,他们立刻就能明白、了解其可行性,甚至產生动手实践的想法和欲望。
朱允熥自然十分乐意看到,眾人眼里充满热忱的样子,他顿了顿,继续道:“针对各种规制的火銃,碗口銃,在火药用量的斟酌这方面,你们这一批人,算是整个大明皇朝最了解的一批人。”
“这便是朕要你们做的事情。”
他负责提要求,执行、实验,就是这群牛马的事情了,然后他就可以等著验收最后的结果了。
朱允熥的声音也立刻让眾人回过神来。
对於他们这一批人来说,在哪里干活不是干?只要不是一拍脑袋的无厘头要求和想法,有了方向、有了灵感,他们並不会在意千次百次的实验和调试。
反而乐在其中。
作为在军中多年浸淫於火器使用的人来说,他们又何尝不希望这种威力巨大的杀器能派上更大的用场?
因此,当朱允熥的话音落下,眾人当即纷纷应声道:“既然陛下看得起俺们,俺们当然愿意替陛下把这件事情好好办下去!
“陛下当真是少年聪慧!打火銃、打碗口銃咱是不怕死的,可是要想这么多,咱还真想不到。”
“……”
他们万万没想到,这位少帝不仅仅是对火器了如指掌,对於如何改良火器……
更是胸中早就已经有了成算和想法!
“等咱真把陛下所说的那些付诸於实际,咱多训练训练,爭取做到一心两用、一心三用,把咱这些火銃、碗口銃的真正威力都发挥出来!就像陛下之前说的那样:精准射击!单独对人!”
“然后再转头北上去,把那些元蛮子的人马全嚇他娘个屁滚尿流!才算不辜负陛下殫精竭虑想了这么多万全的主意与法子!”
“嘿嘿嘿嘿!到时候,咱看那元蛮子还敢不敢来我大明皇朝打草谷!”
“呵!打草谷?那叫来阎王殿报到!”
“……”
这些经验丰富的火銃兵,要么是建朝之前就曾经跟著朱元璋驱逐韃虏的百战老兵了,要么也是大明建朝之后频频北上戍边过的。
这时候想著改良后的枪炮,別的不想,满脑子就是干韃子。
军伍之人嗓门子大,整个大教室里都是鬨笑声音,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看到眾人这副模样,朱允熥嘴角噙起一抹意味不明的弧度:“这不过才刚刚开始的程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