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知熠被她拉得一个趔趄,微微蹙眉,手臂上传来她指甲隔着衣料的掐握感,对这种“大方”到近乎失礼的举动感到一丝不适。
穆梦雪这才松开手,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脸上带着一种近乎虚脱的疲惫和一种奇异的、尘埃落定的笃定。
她背靠着冰凉的墙壁,目光灼灼地看着楚知熠,仿佛在绝望的深渊里终于抓住了唯一能攀附的绳索。
“我就知道……留了那张纸条,今晚来的,一定会是你。”她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眼神却。。。。。。
谢灵霜走出御书房,天边晚霞如血,映照在宫墙之上,仿佛为这座金碧辉煌的宫殿披上了一层淡淡的哀愁。她驻足片刻,抬眸望向远方,京城的喧嚣在她耳中仿佛隔着一层薄纱,遥远而模糊。
她知道,从今日起,她的身份将不再只是一个归隐山林的医者,而是朝廷重臣,太医院的统领。这个位置,她曾经避之不及,如今却不得不接受。
因为她知道,若她不站出来,北境的百姓将再度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而她,再也无法承受那样的沉默。
夜幕降临,谢灵霜被安排在皇宫西侧的一处别院中暂住。她推窗而望,月色如水,清冷如霜。她轻轻叹了口气,心中却并未因今日的任命而感到轻松。
她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翌日清晨,谢灵霜便被召入太医院。太医院位于皇宫西侧,占地极广,分为多个堂口,分别负责不同的医术研究与诊疗事务。这里汇聚了天下最顶尖的医者,但同时也暗藏勾心斗角,权谋纷争。
谢灵霜步入太医院正堂,众医者纷纷起身行礼,神色复杂。有人敬畏,有人疑惑,也有人带着几分不屑。她不动声色地扫视一圈,目光如刀,不怒自威。
“诸位不必拘礼。”她语气平静,“我今日前来,并非为了震慑诸位,而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守护百姓健康,稳定朝局。”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间竟无人应声。
就在这时,一名年约四十、身穿青衫的医者缓步上前,拱手道:“谢大人,下官王敬之,曾在太医院任职十年,不知大人可有具体安排?”
谢灵霜微微颔首:“王大人请讲。”
王敬之沉声道:“如今北境边关战事未定,民间疫病频发,尤其是江南一带,虽经金陵一役后疫情已控,但仍有隐患。若不及时防范,恐怕又将酿成大祸。”
谢灵霜点头:“我已命赵婉清与林安继续驻守北境,随时监测疫情。而太医院,也需设立专门的疫病防治堂,调配人手,研究应对之策。”
王敬之眼神一亮:“大人英明!若能设立疫病防治堂,不仅能及时应对突发疫情,还可积累经验,为将来所用。”
谢灵霜目光一沉:“此事,我亲自督办。王大人,你可愿担任此堂主事?”
王敬之一怔,随即躬身行礼:“谢大人厚爱,下官定当竭尽全力。”
谢灵霜微微一笑:“很好。接下来,我还要亲自巡视各堂口,了解现状。若有任何问题,可随时向我禀报。”
众人见她雷厉风行,言辞恳切,心中的疑虑也渐渐消散了几分。
接下来的几日,谢灵霜每日巡视各堂口,亲自查阅医案,与医者们探讨疑难病症,并提出许多改进措施。她不仅医术高超,更善于统筹安排,短短几日,便让整个太医院焕然一新。
然而,她也察觉到,太医院内部并非铁板一块。有人对她心存疑虑,甚至暗中阻挠。更有人在背后议论纷纷,怀疑她是否真能胜任太医令之位。
对此,谢灵霜并未多言,只是默默应对,以行动证明自己。
数日后,皇帝召见谢灵霜,问及太医院整顿情况。
谢灵霜恭敬回禀:“陛下,太医院已初步整顿完毕,疫病防治堂也已设立,各项工作正有条不紊地推进。”
皇帝满意地点了点头:“很好。朕相信,有你在,太医院定能焕然一新。”
谢灵霜微微一笑:“陛下过奖了,臣只是尽己所能。”
皇帝沉吟片刻,忽然道:“谢卿,朕还有一事,需你亲自处理。”
谢灵霜抬眸:“请陛下明示。”
皇帝缓缓道:“北境边关,近日传来消息,称敌军已暗中在边境地带散布疫病,意图扰乱我军军心。朕希望,你能亲自前往北境,查明疫病源头,并协助边军防疫。”
谢灵霜神色一凝,随即拱手道:“臣遵旨。”
皇帝看着她,目光深沉:“此行凶险,你可有把握?”
谢灵霜淡淡一笑:“臣虽非将士,但身为医者,亦当尽己所能,护佑百姓安康。”
皇帝微微颔首:“好,朕便等你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