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两千三百六十章 金隆壻是忠是奸(第2页)

第两千三百六十章 金隆壻是忠是奸(第2页)

“大人,此行京城,恐有风险。”王守仁担忧道。

朱承志淡然一笑:“若连我都畏惧入京,新政便无从谈起。”

赵烈道:“属下愿随大人同行,以备不时之需。”

朱承志点头:“你与王兄皆随我入京,其余事务,交由副官暂理。”

……

数日后,朱承志一行启程北上。

江南百姓闻讯,纷纷前来送行。莲心学堂的学生们亦列队相送,神情激动。

“朱大人,愿您此行顺利,让陛下看到我们的努力!”一名学生高声喊道。

朱承志转身,望着这些寒门子弟,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我定不负你们的期望。”他郑重说道。

……

数日后,朱承志抵达京城,入住驿馆。

翌日,朝会之上,朱棣召见朱承志。

“朱承志,朕听闻你在江南设立义学,百姓识字,地方安定,可有此事?”朱棣语气平静。

朱承志上前一步,拱手道:“回陛下,确有其事。臣在江南设立莲心学堂,已有数百名寒门子弟入学,皆能识字、明理,甚至能解读《大明律》、书写家书。”

朱棣微微颔首:“百姓识字,倒是好事。然士绅之权,亦不可轻动。”

朱承志道:“陛下圣明。臣所推行新政,并非剥夺士绅之权,而是引导士绅与民共利。百姓识字,士绅亦可从中受益。若百姓明理守法,地方治理亦更易。”

朱棣沉思片刻,又问道:“你所设义学,是否影响科举?”

朱承志答道:“臣所设义学,不仅教授四书五经,亦有算术、律法、地理等实用课程,旨在培养真正能为国家所用的人才。若学子能入仕,便可为大明效力。”

朱棣目光微动:“若真能利民,朕亦不反对。”

此时,朱瞻基上前一步,拱手道:“父皇,江南新政成效已现,若能推广天下,大明必能更盛。”

朱棣看着朱瞻基,缓缓点头:“朕允你继续推行新政,然若触动根本,便需谨慎。”

朱承志与朱瞻基对视一眼,皆露出欣喜之色。

……

朱承志返回江南后,立即着手扩大新政范围。

“莲心学堂只是开始。”他对王守仁与赵烈说道,“接下来,我们要在松江、苏州、湖州等地设立更多义学,让百姓真正受益。”

王守仁道:“属下已联络各地儒士,愿意参与教学者甚众。”

赵烈笑道:“属下亦已安排地方士绅捐田、捐资,确保学堂运作顺利。”

朱承志满意点头:“百姓识字,士绅受益,地方安定。这才是我们想要的变革。”

……

与此同时,京城之中,朱瞻基亦在积极推动新政。

他召集几位支持新政的官员,商议如何在朝中争取更多支持。

“殿下,江南新政虽得陛下默许,但仍需稳固。”杨士奇建议道,“若能将义学制度纳入朝廷规划,便可名正言顺。”

朱瞻基点头:“此议甚好。我将奏请陛下,设立‘寒门义学’制度,由朝廷拨款支持,推广至全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