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承志没有否认,也没有附和,只是静静地看着他。
朱瞻基抬起头,目光坚定:“他不该用兵变,不该用流血。大明的问题,不是一场叛乱能解决的。真正的变革,不该是推翻,而是重建。”
朱承志终于露出一丝笑意:“殿下能有此觉悟,臣甚欣慰。”
朱瞻基忽然轻叹:“可惜,李先生听不到了。”
朱承志神色微黯:“是啊,可惜。”
……
三日后,朱承志再次入宫,面见皇帝。
乾清宫内,朱棣面色凝重,手中握着一份奏折。
“朱承志,江南局势尚未完全平定,李玄真虽死,但仍有余党潜伏。朕欲命你继续南下,彻底肃清余孽,你可愿往?”
朱承志跪地叩首:“臣愿往。”
朱棣点头:“好。朕再给你三万精兵,务必在三个月内平定江南。”
朱承志起身,拱手道:“臣遵旨。”
……
当夜,朱承志回到府中,召集王守仁与赵烈。
“我要再次南下。”他开门见山。
王守仁皱眉:“大人,您不是刚从江南回来吗?为何又要回去?”
朱承志淡淡一笑:“李玄真虽死,但他的意志并未消亡。他留下的‘莲未凋,灯未灭’,不是一句空话。我知道,他的旧部仍在暗中活动,而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赵烈沉声道:“那太子呢?您不担心他在您离开后做出什么决定?”
朱承志摇头:“太子已经做出了选择。他不会走李玄真的老路。但他也不会停下脚步。我们能做的,就是为他扫清障碍。”
王守仁沉思片刻,终于点头:“属下愿随大人同行。”
赵烈也道:“属下亦愿随行。”
朱承志看着他们,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好,那我们便再赴江南。”
……
七日后,朱承志率军南下。
临行前,他在东宫外驻足良久,最终只是留下一句话:
“殿下,臣先行一步,愿大明未来,不负今日。”
……
江南,苏州城外,一处隐秘山林中。
一名身穿青衫的男子静静站立,望着远方的天空。
他身边,站着一名女子,正是幽兰。
“先生已死。”女子低声说道,“我们该何去何从?”
男子缓缓开口:“莲未凋,灯未灭。真正的变革,才刚刚开始。”
女子怔住:“你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