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三个月,朝廷风气焕然一新,民间士人纷纷称颂,称之为“昭武初政”。
然而,正当局势趋于平稳之时,一封来自北境的急报再次打破了平静。
“北境异族蠢蠢欲动,已有小股骑兵越过边境,袭击边镇!”
赵昭接到奏报时,正在批阅地方官员的述职文书。他神色不变,只是缓缓放下朱笔,道:“传令各边军加强戒备,不得擅自出击。另派兵部侍郎前往北境,查明敌情。”
但他的心中,早已明白,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他隐隐觉得,这一切的背后,似乎有人在操控全局。而那个人,或许就藏在朝堂之中。
与此同时,苏婉儿也在暗中调查。她发现,北境边军中有几名校尉,竟是太后旧部的亲信之人。而他们的调动,竟然得到了兵部尚书的亲自批准。
苏婉儿立即向赵昭禀报此事,赵昭听完之后,面色阴沉。
“看来,朝中仍有余党未除。”他冷冷道。
当晚,赵昭召见兵部尚书。
这位年逾六十的老臣跪在殿前,战战兢兢。
“陛下……微臣不知……那些校尉为何会出现在北境……”
赵昭看着他,缓缓道:“你是否还记得,当年东宫大火之事?”
老臣脸色骤变,额头冷汗直流:“陛下……微臣……微臣不敢……”
赵昭起身,缓步走到他面前,声音低沉:“朕给你一个机会,说出幕后之人是谁。否则,明日你便不再是兵部尚书,而是阶下囚。”
老臣颤抖着低下头,许久之后,终于开口:“是……是太傅大人……”
赵昭眼神一凝。
太傅李承业,乃是当年四位顾命大臣之一,也是唯一一位至今仍位居高位的老臣。他曾辅佐先帝,功勋卓著,深受皇室信任。
但现在,赵昭终于明白了。
原来,从始至终,真正掌控朝局的人,不是太后,也不是那些世家权臣,而是这位表面忠诚、实则深藏不露的太傅。
他利用太后为棋子,操纵江南叛乱,又在朝中安插亲信,暗中布局,试图在混乱之中夺取更大的权力。
赵昭冷笑一声:“好一个忠臣。”
他没有当场处置兵部尚书,而是命令苏婉儿继续追查,并秘密调遣一支精锐禁军,准备随时行动。
与此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必须加快步伐,彻底铲除朝堂中的隐患,才能真正稳固江山。
次日,赵昭以“体察民情”为由,宣布将于半月后亲赴北境巡视。
消息传出,满朝震动。
许多大臣纷纷劝谏,认为皇帝不宜轻率离京,以免生变。然而,赵昭心意已决,不再多言。
他知道,这不仅是一次巡视,更是一场较量。
他要亲自去北境,揭开最后的谜团,也要让那些隐藏在黑暗中的人,知道??
赵昭,已经不再是那个任人摆布的傀儡皇帝了。
而这场棋局,也将迎来真正的终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