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也只能认了,不认还能怎么样呢?五公主这一打岔,胤祐差点忘了时辰。围着前湖绕了大半圈,回到无逸斋的时候,就快到下课的时辰。他又回到廊下站好,等张英出来,恨铁不成钢的看了他一眼,欲言又止的叹了口气,随即要走。胤祐赶紧过去拦下他:“张师傅,张师傅。那狐狸是自己跑来的,真不是我有意带来的,当然,这个事情我也有错。”张英沉吟片刻,人家毕竟是皇子,他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说了句下不为例就要走了。胤祐想起来,差点忘了替张廷玉转交那本书,又赶紧跟上前:“这是张公子给你送来的,我看他要等好久,我就替他交给你。”张英点了点头,发现其实七阿哥也就是上课调皮了点,本性不坏。须得严加管教,不能荒废学业。胤祐中午去集凤轩用午膳,皇贵妃见他嘴里哼着小曲儿,心情不错,便问道:“今天上课得了师傅表扬?”“没有,在无逸斋被张师傅罚站了。”皇贵妃屈起手指弹了一下他的脑门:“罚站你还这么高兴。”“我今天碰见了张公子。”“哪个张公子?”“就是张师傅家的二公子,张廷玉。”胤祐忽然想起个事情,有点可惜的叹道,“我忘了问他的表字,文人之间不都要称呼对方表字的吗?”皇贵妃警惕的看着他:“你没乱说话吧。”她可真担心儿子口没遮拦,把一代名相得罪了。胤祐没听出她的话外之音:“什么乱说话?”“要人家给你做媳妇什么的。”“当然没有!”胤祐挺了挺胸膛,颇有些理直气壮,“那是小时候不懂事,我现在长大了,知道他是男的,怎么还会那么说?”皇贵妃放下心来:“那就好。”胤祐说:“要做媳妇也是我长大了,给他做媳妇。”“!!!”皇贵妃撸袖子要揍他:“你看我今天打不打死你?”胤祐身形一闪,躲到了桌子另一头,连忙求饶:“开玩笑的,我开玩笑的!”大半个月,康熙可算回来了。胤祐和其他兄弟一起,到大宫门去迎驾。看到阿玛春风得意的骑在马上回宫,胤祐就知道,这次会盟,阿玛一定办成了所有他想办的事。后来,胤祐私底下问策棱,他们在多伦诺尔会盟都做了什么。策棱就按照时间顺序一天一天的数给他听。胤祐听了半天,也就是设宴,赏赐,再将归顺的喀尔喀诸部和漠南诸部一例编设,统一名号。然后是对诸部首领、台吉赐封号。而后就是阅兵仪式,康熙将他的火器营拉出来,好好地震慑了诸位蒙古王公一番。而后又将判附噶尔丹的几位台吉当众斩首,编订喀尔喀蒙古各旗,慰问贫民,划清游牧地点,探明噶尔丹近况。这就回京了。胤祐听了半天,也没什么特别的。他最想听的那部分,也就是噶尔丹的近况,策棱表示这个皇上没说,他也不知道。通过张勇的描述,胤祐心里其实已经大致了解了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心狠手辣,奸猾诡诈,为了利益,兄弟手足说杀就杀,毫无亲情可言。但却十分勇猛,且又有谋略。他还有这显赫的宗教地位,是个活佛转世。胤祐有点奇怪,活佛转世竟然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尤其善于对自己的至亲下手,连侄子的老婆都要抢,他究竟信的是什么佛法?不过没过两个月到了夏天,又到了康熙巡幸塞外的日子。反正夏天皇子们的课业都比较松散,自己带上书本背就是了。于是,除了大阿哥和三阿哥,康熙也把后面五个儿子一起带上了,老九老十太小,暂时就不带了。而他们这次出去,除了巡幸塞外,行围,还有一项特殊的任务。二公主是正月受封,被康熙封为和硕荣宪公主,赐婚给漠南蒙古巴林部博尔济吉特氏乌尔衮。虽然序齿为二公主,但是她却是康熙真正意义上的大女儿。她出生时正是荣妃最得宠的时期,为康熙生下了五个儿子,一个女儿。最终活下来的就只有二公主和三阿哥。同样是蒙古和亲,比起远嫁科尔沁的纯禧公主,荣宪公主嫁的巴林部距离京师不足千里,就在古北口外不远处,康熙只要巡幸塞外就能见到这个女儿。这也算是对大女儿的一份恩宠。临走的时候,荣妃眼睛都哭肿了,在她连续失去四个儿子那段时期,是这个女儿一直陪伴在他的左右,后来三阿哥出生,被康熙送出宫,抚养在大臣家里,仍然是这个女儿陪在她的身边。一转眼,女儿养到了二十岁,终于要出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