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还是忍不住又把他训了一顿,先斩后奏,自己回去反省。不久之后,康熙果然收到了喀尔喀蒙古传来的密报,证实噶尔丹此前的确给沙俄送过一封密信。现在看来,事情的确如索额图判断的那样,与沙俄的谈判按照他们的要求,让出尼布楚,尽快与俄国划清边界,腾出手来全力对付准噶尔。但是这种被人卡着脖子的感觉太难受了,年轻的帝王咽不下这口气,迟迟做不了决定。不过,现在已经进入十月,到了年末,。”胤祐本来还想问一句“里面还有别人吗”,可是何玉柱已经推到了一边站着,他也不好再问。于是,小家伙偷偷进入文华殿内,躲在高高的雕花殿门后面,伸出脑袋往里张望。他首先看到了坐在书案后面的太子,对方正埋头看着什么,前面堆着高高的几摞奏折,挡住了胤祐的事先。于是,他又把目光移向了太子旁边,那里还摆着一张桌子,桌子后面坐着的人胤祐也认识,是太子的师傅汤斌。他仍旧穿着破旧的官服,官服上甚至还有补丁。据说汤师傅去年胜过一场大病,现在看起来果然苍老了许多。不过,他看上去仍旧十分严厉,胤祐不由自主就有些害怕。他想,如果是这位汤师傅给他们讲课,他一定不敢在课堂上讲话开小差。不不,他还是更喜欢自己的师父,多么可爱的老头儿,给他讲《逍遥游》的时候还会和他一起探讨北冥那条大鱼的吃法。“是何人站在那里?”苍老而不失威严的声音从屋里传出来,胤祐吓得往门后退了半步,稳了稳心神,又大方的站了出来:“是我。”汤斌赶紧站起来,向他行了个拱手里:“七阿哥。”胤祐赶紧躬身回礼:“汤师傅。”太子听到胤祐的声音,立刻笑着抬起头来。正要朝着胤祐招手,叫他过去。哪知道手还没抬起来,就听到另一边传来一声轻咳:“太子,今日的奏章可看完了?”太子看了看手边那一摞奏折,约莫还有五六本。于是他让胤祐在一旁坐一会儿,等自己完成今日的任务。胤祐安静的坐在一旁,看着太子哥哥头也不抬,一本一本的翻阅那些奏章。感觉做太子好累啊,他的太子哥哥明明也才不到十四周岁,为什么每天要处理那么多事情。终于,在太阳落山的时候,太子手边的那一摞奏章全部看完,其中有不明白的也已经问过汤师傅。他还把看过的内容都整理下来,附上自己的见解和处理方式。汤斌查阅之后,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起身,向太子行礼告辞。转过身来的时候,却发现一只小手伸到了他的跟前。那是胤祐的手,他手里拿了个油纸包。汤斌没有伸手去接,胤祐又往他跟前递了递:“里面是点心。”胤祐看他这么大年纪,走路也没有以前那种精气神,在那里坐了一下午,水都没有喝一口,这都快到晚膳时间,想必是又饿又渴,便把篮子里的饼干拿了几块递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