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师帐则架子更多一些,用来摆放各类乐器;
公共的休息帐放了不少厚实的蒲团,也有几个小茶桌,整个空间是以动线流畅自然为主。
至于上下场安排,角儿们都是从帐里一出来、就能直达冰屏风两侧。另外负责调度的人也会提前过来通知,在拱门附近也安排有专人负责引导。
总之兴盛湖已经把所有流程都安排得妥妥当当,让百戏行的只管安安心心表演就好。
等百戏行的众人对休息帐的布局与设施都熟悉了,几辆拉着衣箱行头的驴车也陆续送至。
以及后头还陆续出现了几十号“群演”!
这人数、这阵仗,真真是把苏榛都吓了一跳。
虽说这实景演出形式的主意是她出的,但群演的排练教习是青璧跟朝沐,她俩数次往返于兴盛湖跟府城之间,选的“群演”都是渔民,各年龄段儿都有,苏榛甚至还在队伍里看到了项家那位古稀老爷子!
苏榛赶紧跑过去打招呼,老爷子倍儿高兴,脸上的皱纹都笑成了一朵花,直夸苏榛这主意出得好,让他这把老骨头也能上台活动活动,帮着嘉年华出把力。
苏榛心想我可没让您这么大岁数的上台哈,是您按不住一颗想表演的心……
甚至不止项老爷子当了群演,队伍里还有项家二房的项威、项武以及三房的项俊。
苏榛真的笑出了声,问项俊等人可是为了登台、连美食摊子的买卖都不做了?
项俊大手一挥,“朝沐娘子说了,只有晚上的戏场才用得上我们,不过也就花个把时辰而已,没事儿。”
才聊了几句,换上一身利落打扮的柳嫣就过来给“群演”们分发服装了,百戏行的戏服也送到了她们的帐蓬里。
大家又各自忙碌起来,百戏行休息帐内色彩斑斓,有绣着吉祥图案的蟒袍、飘逸灵动的水袖长衫,还有独具长虚山猎户、与兴盛湖渔家风格的服饰。
外头的群演服装就没这么贵了,是柳嫣跑遍了城中大大小小的典铺租的,为了凑出差不多的色调也是快跑断腿:有猎户风的兽皮短袄、小巧的兽骨配饰,还有渔家的油布外套、毡帽、厚底雪鞋木屐。
道具方面是兴盛湖大大小小的渔村自己凑的,有木头做的猎叉、假弓箭、渔网、冰镩之类的,倒也全部应了景。
虽说衣服是租的,但大伙儿登台的那颗心可实打实是自己的。
因全是外衫,群演们就也不必再寻换装地方、原地一裹就成,又各自拿着道具比划比划、提前找找感觉、模拟着在山林或湖边的行动姿态就成,难度不大,重点是需要整齐、热闹。
这规模让苏榛都叹为观止,她万万没想到自己的演出策划案能被呈现到这种程度。
没一会儿,就见项俊站到了台旁开始指挥:“刀斧手往左两步,站定!撒网的从右边儿上台,动作麻利些!穿猎户衣裳的那几个,别唠了,上去定位置!”
今晚的联排无需化妆扮相,只需换上戏服上台踩准位置便可。
之所以要求换上戏服,是因为得穿上台去走动走动,才能确保尺寸、质地甚至重量不会影响动作、不受道具或置景的束缚。
群演这边儿才消停些,行头道具那边儿又热闹了起来。
开幕是百戏行带来的三十面霜花鼓,眼下正往冰台上折腾呢。
原本就是普通的鼓,加上底下的架子、立起来有一人多高。但朝沐娘子提议说即然是冰雪嘉年华,自然得跟冰雪相关的。
所以她特地跟匠人们一起研究了一下,先在鼓周身绷了一圈儿麻布,请画师用炭条勾出霜花轮廓,然后用白色颜料描边儿、里头填充用白矾粉跟糯米粉和成的糊糊。
晾干了就有了霜晶的质感,也能牢牢的粘在麻布上成了霜花鼓。
苏榛也格外喜欢这个创意,直赞朝沐娘子心思巧慧细腻。
至于整体的节目安排,开场就是霜花鼓齐鸣《凝霜惊岁》;
然后紧跟着是冰嬉团飞天舞《瑶池会》,有个大道具是“悬浮冰莲台”。
其实就是冰雕做的莲台,但底下用竹篾加滚轮的方式把莲台架空了起来,同时也刷成冰白色,假装是悬浮的。
此外还有打异域来的几个舞姬在冰莲台前献艺胡旋鹤舞。
第二幕是《霓裳幻境》,主打是用了磷粉冰灯阵演绎四季变换,当中穿插幻术表演;
第三幕《丝路星繁》,主打一个冰上丝路传承,大致就是冰嬉舞者跟兴盛湖的“群演”若干,扮演成各域行商,展现沿线风情。里头根据剧情还配合冰上杂耍、乐师,演奏古琴、箜篌、羌笛,扮成冰上丝路商队护卫,增添不少神秘、惊险氛围;
第四幕《万象更新》,远处冰嬉场那个盛家的巨型冰雕船会“爆破”启航,其实就是火药烟花秀;
而以上所有的表演,难度最大、最花钱的就是最后一幕的烟花秀。
大宁朝有例,若是举办烟花秀,先得向当地县衙报备,把时间精确到具体时辰,地点也得说得清清楚楚。
此外报批预计参与的人数也是关键一环,这也关乎到后续一系列安排,毕竟官府是要调配衙役来维持秩序,这不仅是大把花银子的问题,当中涉及到太多的安防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