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孩子们都换完,还剩了一套,是给小树的,就先搁苏榛这儿,回头有空儿了再去乔大江家拿给他。
全穿戴好,苏榛就给大伙儿挨大小个儿排了一队。
最高的仍旧是小平安,不愧了继承了丽娘的优点而生。最矮的是妞儿,谨哥儿站她前头。
苏榛拍了拍手示意孩子们安静,问着:“我来考考你们,等嘉年华开幕了,你们穿着这身儿都要做啥?符秀才是教过你们的,记住了没?”
小平安第一个答:“当传声筒!哪个组有事儿,我们就帮着跑动传声!”
谨哥儿也答:“还得拿着彩带带动氛围!”
妞儿也举手,“我也知道!还要满场的留意、瞅冰面上有杂物没,免得游人绊倒!”
大顺:“还要当游引!给游人指路!”
“开除”了二宝之后还余十个娃,全部七嘴八舌的开始抢答,显见符秀才教的不错。
苏榛正夸他们,便听到外头一阵嘈杂声传进来,有驴蹄子声、有众人寒喧声。赶紧出了冰屋一瞧,果然是第一批去兴盛湖送货的萧容等人回来了,叶氏也已经迎上去了,正在给六人倒热茶暖暖身。
苏榛也不急着问买卖的事儿,先问萧容:寒酥近况如何、身体可受得住、吃住可还习惯。
萧容笑着一一回应,只说时日尚短、寒酥哪里有那么娇气、一切都好,让叶氏跟苏榛都放心。
说着,萧容又从车上抱下一个小筐,放到地上给苏榛瞧:“这是项家送的,说是你兴许能喜欢。”
好家伙,满满一筐冻得梆硬的水产:有五条柔鱼、五条石首鱼。
尤其石首鱼尺寸挺大的,苏榛拎起一条拎量了下,至少有个三、四斤。她知道这种鱼越冬会洄游至深海区域,时下捕捞难度很大,尤其三、四斤一条的更是难得,是稀罕货。
兴盛湖镇虽说距离出海口不算太远,但项家的买卖一直是以湖产为主,这海产定也是他花了银子跟异域行商那买来的,对于苏榛来说这是沉甸甸的厚礼。
萧容自然也想到了这一点,想着下次再去的时候,也从家里拿山珍野味的好东西,免得失了礼数。
叶氏也凑过来看,石首鱼她认识,但不认识柔鱼,见形状如此可怖,倒是吓了一跳。
柔鱼就是现代的鱿鱼,没处理过的鱿鱼足以让初见者心生惧意。苏榛理解,笑着说今晚就把它们烤来吃,味道美着呢!但一数只有五条,心想那就对不住童创组跟柳师傅等人了。
数量不够,她只能晚上偷偷烤给自家人吃,嘻嘻。
心里想了,就对叶氏眨了眨眼。叶氏跟她早有了默契,心领神会、默不作声的抱着筐藏回了灶间。
说话的功夫,白老汉等车夫就都歇息得差不多了,也是着急回家,便跟苏榛等人打了个招呼,各自把驴车赶走了。
萧容正值壮年,跑这一趟完全没觉得累。进屋把衣服一换、袖子一挽,直接就去跟柳师傅等人盖围墙去了。
苏榛正算盘着午食给大伙儿做点啥,远处就又有驴车的铃铛动静儿过来。踮脚一张望,是成树车队到了。
且还不止成树,车前头坐着一身蓝布棉袍、棉帽的年轻后生正兴奋地高声招呼:“苏娘子,我来啦!”
声音清脆响亮,带着十足的热乎劲儿,苏榛一听便乐了:是通泰牙行的那个小牙侩,斐熙。
看来是盛重云做事果断,两天就把人给招来了!
***
虽说就在白川府住着,但这是斐熙第一次进白水村、第一次来到“传说”中的苏娘子家。
毕竟在盛家做事的人,但凡耳朵灵点儿的,都知道苏娘子大名。
苏榛先是安排美食组的人把成树带来的各种吃食原料卸车,又请丽娘跟着查验,把今日要送去兴盛湖的货物装车。
时候也不早了,成树他们也想尽快赶路。
有丽娘在,苏榛就没跟着看顾装车的琐碎事儿,领着斐熙简单参观了一下,边参观边向他介绍了这些吃食的用途、以及嘉年华的大概规模、重点还有头鱼拍卖的事儿。
又见冰屋跟暖棚人太多,闹腾、不方便说话,就领他进了萧家主屋,在灶间当会客厅。
叶氏知道斐熙是重云公子介绍来的,把他当成跟小司一样的子侄。又是热茶、又是热包子的全部端上来,也不管斐熙有没有饿了,反正全塞他手里。
斐熙没急着吃,先规规矩矩地给苏榛跟叶氏各行了个礼,动作一丝不苟。
礼毕,这才说着:“苏娘子,承蒙您的举荐,小的才有机会入了重云公子的眼。这份恩情,小的铭记于心。如今到了您这儿,无论有什么差事,哪怕最琐碎、最不起眼的,只管吩咐小的去做。但凡能为您分忧解难,小的定当全力以赴,只为报答您的知遇之恩。”
一番话说得苏榛都怔了下。
毕竟她自打穿越而来,还没遇过这么会聊天、会行礼的人呢。古人说话就是中听啊,不愧是金牌牙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