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工坊四周以粗壮的毛竹搭建了简易的围挡,毛竹间用坚韧的藤条紧紧捆绑,出入口也安排了专人值守。
场地的一侧,整齐码放着从贮木场里直接运过来的各类木材。一旁的工具架上,悬挂着各式各样的木工工具,斧头、锯子、墨斗、凿子等。
不远处,还搭建起几座由茅草与竹片构成的工棚、以及简便的冰屋仓库。
晌午时分,盛家工坊的号召力尽显无遗。从各地奔赴而来的近六十位匠人,齐聚白水村临时工坊。其中包括木匠、雕花匠、漆匠、皮匠等。
木匠是主力军,有三十余人,由庄伯亲自带队,檀俊跟康奇也跟随左右。
另有雕花匠五人、漆匠七人、皮匠五人,最后是负责烧水、送饭、打扫场地杂役十人。
除此之外,白水村由杜青柏带队的手工组五位男丁也进驻了临时工坊,将作为辅助全力以赴。
而杜青柏也丝毫不会因为自己仅能“辅助”而有丝毫埋怨。
时下在木匠这一行,向来规矩森严。手艺精湛的大木匠是打造大件木器的核心人物,轻易不会接纳外人插手自己的活儿。
而盛家工坊汇聚的都是各地顶尖匠人,遵循着严苛的行规,若非盛重云看中了白水村手工组踏实肯干、且在一些基础手工活上的娴熟技巧,再加上有苏娘子的大力担保,他们根本没机会踏入这工坊半步。
第152章
杜青柏心里清楚,所以早就“警告”了组员们,该他们学的好好学,不该他们学的,把眼睛挖出来都不要去偷看。
要懂规矩、知避讳。全力以赴,不能出任何差错,争取在这工坊里留下好名声,为往后的生计拓宽道路。
白水村的这些人自小都是打猎为生,本就没见过什么世面,被杜青柏这么一咋乎,更是吓得恨不得把头埋进土里还能干活儿。
随着苏榛、盛重云、乔里正,以及庄伯踏入临时工坊,原本就热闹的现场瞬间被期待与紧张的情绪填满。
庄伯年岁虽高,但步子仍旧稳健非常,缓缓走上临时搭建的木台。
跟在山上贮木场的时候相比,他今日的装束明显郑重而严谨。头上戴了一顶黑色貂皮帽、一袭黑色锦袍,腰间束着一条大红色腰带。
一步步走上木台,每一步都不紧不慢。站定后,微微抬起下巴,目光如炬,缓缓扫视台下众人,沉声说着:“无论是哪项行当,讲究的都是匠心与传承。这是咱匠人的规矩,也是咱们的尊严。”
庄伯的声音低沉而有力,虽不高亢,却清晰地传遍了工坊的每一个角落,让在场所有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台下的匠人们,无论是木工还是其它行当的,都屏气敛息,认真聆听。就连平日里最爱打闹的几个年轻学徒,此刻也一脸严肃,大气都不敢出。
庄伯继续说着:“还有十几日,就是“山海嘉年华”了,这不仅是一场生意,更是我们传承手艺、扬名立万的好机会。展现我们精湛技艺,让天下人都知晓盛家工坊与白水村的名号!”
庄伯说完,他嫡亲的徒弟檀俊和康奇最先带头鼓掌,随即在场懂的、不懂的,也赶紧跟着拍手。
这不仅是对庄伯话语的认可,更是对庄伯作为老行尊地位的敬重。
待庄伯走下木台,乔里正手一挥,指使着白水村的人立刻搬供桌上来。
乔大江亲手在桌上铺设了绣有龙凤呈祥图案的锦缎桌布。
李和、舒娘等人手中捧着三牲祭品依次上前,稳稳的放上供桌。
分别是羽毛鲜亮、昂首挺胸的整鸡,寓意着吉祥如意;
鱼身完整、鳞片闪烁的整鱼,象征着年年有余;
色泽红亮、香气四溢的烧肉,代表着生活富足红火。
谨哥儿带着童创组的娃娃们随后捧出各类果子糖瓜也摆上供桌。此外还有三杯斟满的酒、一尊古朴的青铜香炉。
片刻安置好,盛重云这才款步上前,双手接过小司递来的三根香,在烛火上点燃,然后双手高举过头虔诚地作揖三次,每一次作揖都弯腰至九十度,动作缓慢而庄重。
随后说着:“天地神明在上,今日盛家工坊与白水村联合开工,望庇佑诸事顺遂。愿工坊打造的器物皆为精品,在山海嘉年华上大放异彩,声名远扬。也祈愿大伙儿都能平安康健,远离病痛灾祸。”
随后,乔里正也上前接过香,神情肃穆,同样向天地神明作揖祈福。礼毕,他将香插入香炉,然后转身面向众人,目光坚定而有力。
“吉时已到。”随着乔里正一声令下,小司等人将八挂巨大的鞭炮点燃,噼里啪啦的声响震彻白水村上空。
盛重云也接过系了红绸的斧头,按规矩,他象征性的砍向早就准备好的一根红木就代表着正式开工。
苏榛站在喧嚣的人群里注视着他。一时间,周遭的声音似乎都渐渐远去,她的*眼中只盛得下他一人。
今日的盛重云,身着一袭玄色长袍,衣袂随着雪意轻轻飘动,领口处一抹狐裘衬得他肤色如玉。
她知道自己在“贪图美色”,但一路走来,两人的缘份似乎是刀子也割不断的纠缠。眼下看着这个即将带领大伙儿一齐往前走的男人,她心中莫名的踏实。
“有他在,定能成功。”苏榛默默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