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想要抓紧时间吃上这顿饭,最好也是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做。
于是,对?面的考生?眼睁睁地看着宁颂点燃了自己紫铜质地的便携小灶,用小锅给自己烧了水。
紧接着,往水中加了自备的牛肉干和?干饼,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儿香料。
不一会?儿,香味飘得到处都是。
隔壁以及对?面号舍的考生?们:“……”
这是想让他们死。
昨晚上没睡好,早上又遭到了香味袭击,周围的学子们本打算也给自己弄一些吃的。
奈何一是没有提前准备,带进来的饮用水数量很少,舍不得用做早餐。
二嘛,就是厨艺有限,一时半会?儿不知道该怎么做。
只是一犹豫的功夫,时间就不够了。
而这时,宁颂已经吃完了饭,将锅子和?调料都放了回去,收拾好了桌子,正?襟危坐等待发?卷了。
见?状,别?的学子们也只要熄了这个主意。
不一会?儿,考卷发?下来了。
但是学子们仍然不能答卷。
偌大的考院,两?千名?学子,考卷显然不能同时抵达所有考生?的手中,为了公平,在一个所有考生?拿到考卷之前,都还不能正?式答题。
但不能答,不意味着不能看。
借着这点儿时间,宁颂将整张试卷看完了。
按照朝廷发?布的乡试试题程式,乡试第一场,考《四书》义?三篇,五言八韵诗一道。
《四书》的出题范围亦有规程,第一道题出自《论语》,第二道题《中庸》,最后一道题出自《孟子》。
正?如四书题不容易玩出什么花样一样,题目本身也颇为保守,第一题为“夫子之道至已矣”。
虽然出题对?于原本文章内容有所截断,但对?于对?论语倒背如流的人来说,都明白这道题是出自《里仁》篇。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与曾子的谈话中,孔子提及自己的学问中有两?个字贯穿其?中,孔子不明说,但曾子明白,在同门询问时,道出了答案:忠与恕。
由于忠与恕原本就是孔子的核心思想,在论语中出现过许多?次,答起来反倒是不好答。
宁颂想了想,才定了论。
所谓“忠”,孔子在《雍也》篇中论述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所谓“恕”,《卫灵公》篇也有答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