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高考前夕。“火种计划”首批学员迎来人生第一次大考。系统开启“护航模式”,为每位考生提供定制化心理疏导、考场路线规划与应急联系人绑定。李晓梅在考前夜发来消息:“有点怕,但不怕输。”
江辰回复:“你已经赢了无数次。”
成绩公布那天,办公室沸腾了。十名学员全部上线查分,九人达到本科线,其中周婷以优异成绩被贵州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她在电话里说:“我要当语文老师,教孩子们写自己的故事。”
王志豪分数稍低,但凭借建筑设计作品集获得某工科院校专项招生资格。他说:“我不在乎学校名气,我在乎能不能造出让农民工住得安心的房子。”
唯有阿依古丽未能参加高考??南疆考点因暴雨延期,而她家中突发变故,需照顾生病的祖母。消息传来时,整个团队陷入沉默。林晚晴提议:“我们可以为她单独组织一次模拟考试,录下来,让她将来补报。”
江辰却摇头:“不,我们要做的不是弥补遗憾,是改变规则。”
他连夜起草提案,联合多位人大代表提交《关于完善边远地区特殊考生延考与升学保障机制的建议》,呼吁建立全国统一的“教育应急通道”,对因自然灾害、家庭变故等原因错过考试的学生,给予合理补救机会。一个月后,教育部回应:将在部分地区试点“弹性升学评估制度”。
秋天,晨光实验室搬入新址。不再是渔排上的临时营地,而是一座临海而建的三层小楼,外墙刻着一行字:“这里不生产答案,只守护提问的权利。”
内部按功能划分:一层是开放学习空间,配备无障碍设施,供残障儿童与流动家庭子女共用;二层为技术研发区,工程师们正调试新一代AI助教,能识别手写体错误并生成个性化讲解;三层设“静默守护室”,墙上挂满绘画日记??那些不愿说话的孩子,用彩笔描绘内心的光。
某日午后,江辰巡视时发现一个小男孩蹲在角落涂画。他走近一看,纸上是一座歪斜的房子,屋顶冒着烟,门口站着三个小人,标签写着“爸爸”“妈妈”“我”。旁边还有一行拼音拼写的句子:woxiangjia。
“你想家了?”江辰轻声问。
男孩点点头,眼圈泛红。他是上周刚接入系统的随迁儿童,父母在工地打工,每天早出晚归。
江辰没多说什么,只是拿来一套积木,陪他一起搭房子。一个小时后,一座带院子的小屋立了起来,窗边插着一面红旗。
“这个家不会漏雨。”江辰说。
男孩终于笑了:“我要把它拍给我爸妈看。”
冬至那天,一场罕见的日环食横跨中国西部。江辰特意安排所有教学点组织观测活动。阿依古丽所在的小学通过直播连线深圳总部,孩子们举着自制的滤光镜,兴奋地尖叫。
“老师,太阳变成戒指啦!”
“这是宇宙送给我们的礼物。”江辰笑着说。
活动结束后,阿依古丽传来一幅画:黑色天幕下,金色光环悬浮空中,下方是一群仰望的孩子,手中牵着长长的线,线上挂着许多小小的灯笼。画纸背面写着:“今天,我和星星一起看了太阳。”
江辰将这幅画扫描存档,命名文件为《光之链》。当晚,他在日志写下:“我们总以为光明来自太阳,其实更多时候,它是无数微弱光源彼此映照的结果。一个孩子抬头看天,另一个孩子就会跟着寻找星辰;一个人点亮灯火,另一个人便有了前行的方向。”
新年临近,“破壁计划”迎来第十五万名注册儿童。系统自动发送欢迎信,附赠一段语音留言??由历届“火种”学员共同录制:“你好,我是李娜妞,我想看看答案。”“我是周婷,我要建一座图书馆。”“我是王志豪,我要造不漏雨的房子。”“我是阿依古丽,我现在是星星。”
最后一句是江辰亲自录的:“欢迎加入,这个世界需要更多会提问的人。”
除夕夜,线上团圆会如期举行。今年多了三百名新成员,来自云南边境的傈僳族村寨、内蒙古草原的蒙古包、海南渔港的?家船屋。孩子们合唱《夜空中最亮的星》,歌声清亮如泉。
江辰依旧没有讲宏大愿景,只分享了一个细节:昨天,一名从未发言的静默用户突然上传了一段音频??三分钟的silence,然后是一声轻轻的“谢谢”。
“有些人不需要被看见,只需要知道有人在听。”他说,“这就是我们存在的意义。”
零点钟声响起,烟花在各地夜空绽放。深圳湾、喀什古城、呼伦贝尔草原……同一片星空下,无数双眼睛望向远方。
林晚晴发来消息:“你还记得你说不信奇迹吗?”
江辰望着窗外璀璨光影,回了一句:“我现在不信奇迹,我信坚持,信等待,信每一个不肯熄灭的念头。”
初一清晨,控制系统推送新简报:
【当前在线守护儿童总数:150,003】
【今日新增希望记录:729条】
【桥梁承重能力持续增强,结构稳定,运行正常。】
江辰站在阳台上,海风拂面。他知道,这条路依然漫长,前方还有政策壁垒、资源短缺、舆论误解……但他不再焦虑。
因为已有太多人同行??那些熬夜备课的志愿者,那些默默转发链接的陌生人,那些在本子上写下“我想试试”的孩子。
他们不是等待拯救的灵魂,而是正在觉醒的力量。
而他所做的,不过是蹲下来,平视着一个人的眼睛,然后说:
“我听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