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车啊!”
无所畏惧的易格格,看到陈着他们没动脚步,还从后排伸出头再次邀请。
陈着心想我要是普通人,坐坐也没关系,最多被禁止拍照装逼罢了。
因为越是小老百姓,大人物可能只是一笑而过。。。
台风季的海面像一锅煮沸的铁水,浪头拍打着渔排支架,发出沉闷的撞击声。江辰站在新教学舱外的走廊上,雨水顺着防水布边缘成串滴落,打湿了他的裤脚。他刚结束与国家卫健委技术团队的远程会议,耳机还挂在脖子上,屏幕上残留着东南沿海十二个监测点的心理健康数据热力图。
“轻度焦虑占比37。2%,中度以上占14。8%……”他低声念出数据,“比去年提升了五个百分点。”
林晚晴从舱内走出来,手里端着两杯热姜茶。“不是提升,是发现。”她把一杯递给他,“以前我们看不见,现在看得太清楚了。”
他们沉默地望着远处翻滚的乌云。几个月来,“破壁计划”的数据网络已接入全国一百七十三所安置学校、四十六个流动儿童服务中心,每日新增追踪记录超过八千条。而随着心理普查模块上线,越来越多隐藏在教育困境背后的精神创伤被暴露出来:长期分离导致的依恋障碍、频繁转学引发的身份认同危机、家庭经济压力传导至儿童的情绪崩溃……
“有个孩子写日记说,‘我妈妈的名字叫‘暂住证’’。”林晚晴声音很轻,“老师发现时,他已经连续三周没有交作业,也不和同学说话。”
江辰闭了闭眼。“我们要不要启动‘灯塔干预机制’?”
这是他们在上个月内部会议上通过的一项应急方案:当系统识别出某个儿童连续两周出现情绪波动指数超标、社交行为退缩、学业参与度骤降等复合预警信号时,自动触发三级响应流程??由属地社工上门家访,心理专家远程介入,并为家庭匹配临时帮扶资源。
“已经启用了。”她点头,“就在昨天,福建龙岩那个男孩,系统推送给你的案例。”
江辰记得那份报告。十三岁,父亲工地事故身亡,母亲独自抚养三个孩子,在夜市摆摊至凌晨两点。男孩白天上课总是趴在桌上睡觉,成绩从班级前十滑到倒数。AI情绪分析模型捕捉到他在一次线上测试中输入答案的手速异常迟缓,伴随多次删除重写动作,结合其最近七次课堂发言录音的情感特征提取,判定为高风险抑郁倾向。
“社工今天上午联系上了他母亲。”林晚晴翻开平板,“对方一开始拒绝见面,说是‘小孩子懒罢了,哪有那么多心理问题’。后来听到录音回放里孩子小声说‘我不想再让妈妈哭了’,才哭着答应接受帮助。”
江辰望着海面,喉咙发紧。“我们是不是……管得太宽了?”
“你说什么?”她转头看他。
“我不是质疑方向。”他摇头,“而是担心,当我们把手伸进这些家庭最私密的角落时,会不会有一天,也被当成侵犯边界的怪物?上次的谣言风波才过去多久?”
林晚晴放下杯子,目光坚定:“如果我们不碰这些‘边界’,谁去碰?教育不该只是教孩子认字算数,它必须回答一个问题:当一个孩子内心正在塌陷的时候,这个社会有没有一只够得着他的手?”
话音未落,舱内警报突然响起。小赵的声音从对讲机传来:“江哥!系统抓到异常!海南澄迈某安置点一名九岁女生连续48小时未登录学习平台,定位显示手机处于关机状态,家长电话无法接通!”
两人对视一眼,立刻冲进控制舱。大屏上闪烁着红色标记,坐标落在一片城乡结合部的老厂区附近。那是去年刚纳入追踪体系的“灰色区域”??大量外来务工家庭租住在废弃厂房改造的群租房里,水电不稳定,网络覆盖率不足30%。
“调监控。”江辰下令。
画面切换至周边治安摄像头。由于光线昏暗且角度受限,只能看到女孩家所在的楼栋入口处堆满杂物,一辆电动车倒在楼梯口,门缝里透不出灯光。
“联系当地派出所协助入户排查!”林晚晴一边拨号一边快速敲击键盘,调取该生历史数据档案。屏幕上浮现出一张瘦小的脸庞,笑容拘谨。姓名栏写着:**张小雨**。父亲建筑工人,母亲清洁工,家中还有六岁的弟弟。三个月前入学评估显示语言能力良好,数学略有滞后,性格测评结果为“敏感型内向者”。
“但她上周提交的绘画作业很有意思。”林晚晴放大附件图片。那是一幅蜡笔画:一所彩色的房子,屋顶冒着炊烟,一家人手拉手站在门前。奇怪的是,每个人的脸上都被涂上了黑色叉号。
“这不是普通的涂鸦。”江辰盯着画面,“她在表达某种恐惧。”
十分钟后,派出所反馈消息:民警已抵达现场,房门反锁,屋内无人应答,但能听见微弱的哭泣声。正在联系房东开门。
“派无人机过去!”江辰抓起通讯器,“带上便携式生命体征检测仪,我要知道屋里有多少人,身体状况如何!”
十五分钟,一架黑色小型无人机穿越风雨,悬停于老旧居民楼上方。红外成像显示,狭小的出租屋内有三人蜷缩在角落,体温偏低,其中两个为儿童。音频采集设备捕捉到断续抽泣与低语:“妈妈……疼……”
破门行动随即展开。当民警冲入房间时,发现母子三人因煤气泄漏中毒昏迷,厨房灶具阀门松动,燃气弥漫整屋。若再晚半小时,后果不堪设想。
医院急诊室外,江辰和林晚晴等到凌晨两点。医生走出来说,母亲轻度中毒,两个孩子无大碍,观察一夜即可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