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道歉无所谓,反正说什么都晚了。
按我之前的计划,该写的照写,该发的照发。”
《集结号》非要选择跟《飓风营救》同期上映,打擂台是避免不了的。
这里面因素,估计是去年冯晓纲的《夜宴》输给《通缉令》一直不忿气,老是阴阳怪气。
这次还选择硬刚。
杜笙自然不会惯着他。
冯晓纲在《飓风营救》内地首映礼后搞了一波舆论攻击,
星际这边也早为《集结号》的首映准备好了“惊喜”。
果然,首映礼结束后,网上迅速被《集结号》剧组铺天盖地的宣传刷屏:
《战争巨制《集结号》震撼首映,场面宏大堪比黑鹰坠落!》
《观众泪洒现场:这是华夏电影的新高度!》
《冯晓纲豪言:冲击奥斯卡与亚洲电影大奖!》
《影评人盛赞:至少看五遍才能真正看懂这部电影!》
这些报道把《集结号》捧上了天,不少观众还真被勾起了兴趣,准备进影院一睹为快。
然而,没过多久,yy门户网突然连续放出几篇重磅文章:
《号称投资一个亿,《集结号》演员片酬竟只有百万?钱到底哪了?》
《《集结号》半途换掉女主角,竟然涉及濳规则?》
《北美发行权遭退回,冯晓纲海外信誉崩盘?》
《荷兰知名影评人卡斯比直言:《集结号》至今未获欧洲主流院线认可,今年欧洲上映基本无望。》
《全球上映?其实只在亚洲三国放映,还多得寰亜在东南亚的关系。》
《海外发行遇冷,欧洲受阻,北美无计划,冯晓纲还能吹多久?》
《剧情逻辑混乱,文戏武戏严重失衡,观众直呼看不懂。》
这一波操作,直接给《集结号》泼了一盆冷水。
网络上的风向开始转变,不少观众开始质疑这部电影的真实质量。
而杜笙,则站在幕后,喝着茶,看着这场舆论战一点点发酵。
他知道,电影市场从来不是单纯拼质量的地方,谁的声音大、手段狠,谁就能赢。
对方既然不死心还想玩,那就玩呗。
这些报道一出来,立刻在各大平台被疯狂转载。
虽然只是正常的商业竞争手段,但这一波操作还是让冯晓纲气得牙痒痒,甚至有点眼红嫉妒。
毕竟,跟星际传媒那铺天盖地、线上线下全渠道覆盖的媒体资源比起来,
华宜这边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