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猛不丁坐直身子,神色瞧着尤为坚定,仔细看的话,从她眼底还不难看出些许鄙夷。毫无疑问,这鄙夷是针对陈东泽的妻子,即郑秋雯,即张华她自个那尚未见面的儿媳妇!“我还是那句话,不要去做让孩子埋怨的事,从而伤到母子感情。”温玫不想看到亲家家里闹出矛盾,忍不住再次劝张华。“……”张华听了温玫说的,倒是慢慢冷静下来,但却半晌没出声。而温玫想着自己出来的时间已经不短,她起身告辞:“看到你没什么事我放心不少,你休息吧,我得回去了。”“我送送你。”张华跟着站起,她送温玫到院门口,说:“小姝她们娘俩还得有劳你多照顾照顾!”“你这说的是哪里话,我照顾自个儿媳和孙女高兴着呢,用不着你和我客套。”孙女出生时间没多少日子,小儿媳的身体尚处于恢复中,她是婆婆,即便家里有专门雇阿姨照顾儿媳母女俩,但该搭把手的时候她可没一点迟疑。温玫音落,朝张华摆摆手,不多会走远。……沪城。郑家。“妈,你和我爸的神色不太好,该不会是今个在单位有遇到什么事?”下班回到家,郑旭一踏进客厅,就见父母明显情绪不对劲,他心中疑惑,将视线挪向弟弟郑灿身上,问:“爸妈这是怎么了?对了,还有你,为何也皱着眉头,脸色不怎么好?”“茶几上那封信你拿起来看看吧。”郑灿抿了抿唇,随手指指茶几。郑旭先是一怔,接着他看向放在茶几上展开的信纸,面露笑容,问父母:“是雯雯写给我的回信?”“信是我姐写的,但不是给你的回信,是写给家里的,收信人是咱爸。”冷着脸,郑灿叭叭说:“大哥你到国庆节才结婚,可我姐在她下乡那地方已经结婚,爸妈看完信觉得太突然,而信中我姐也没说缘由,只提了句她和一个男知青组建了家庭,再就是关心爸妈和我的身体,后面又提了下她在当地的一些情况,信的末尾让我们代她向你道喜,并送上新婚祝福。”听完弟弟郑灿说的,郑旭弯腰准备拿起信纸的手在空中滞了下,连带着表情都出现怔楞,只不过这异常转瞬便消失。“女大不中留,没想到雯雯比我这个大哥还早一步走进婚姻。”嘴角扯出一抹浅笑,郑旭把写满字迹的信纸拿到手上,说:“家里是不是得多寄点东西过去?结婚是一辈子的大事,总不能让雯雯结婚太过寒酸。”“大哥,你没听到我前面说的吗?我姐已经结婚!”郑灿恨透了自己的身体,如若不是他打小患有哮喘,那么他一定去下乡,留姐姐在家里。论年岁,他只比姐姐小不到一岁,由于生下来就身体不好,姐姐在来了他家,成为他们家的一员后,一直帮着父母照顾他。同一个屋檐下生活十一二年,又一起上下学,从小学到高中,说实话,对姐姐他有着很深的感情。乍然间得知家里得出个人下乡,那一刻,他便想报名去,这样姐姐就能避免到乡下吃苦受罪,谁知,不等他有所行动,姐姐拿着家里的户口本,悄然给她自个报了名。到了乡下,家里只要收到姐姐的来信,必是报喜不报忧。他可不相信,一个娇娇弱弱的女孩子、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不遇到一点事儿。郑旭的表情因弟弟郑灿所言变得有些不自在,他说:“是大哥刚才没听清楚,不过咱们现在多寄点钱票和东西过去还是要的。”“我明天去百货大楼给雯雯置办点嫁妆,最迟后天打包给她寄出去。”郑母的声音响起。郑父点头附和:“是得寄嫁妆过去,咱们就雯雯一个女儿,不管她是出于什么原因……等到结婚后才告知咱们这个消息,但咱们是做父母的,总不能和自个孩子多做计较。”“我回房间把包放下。”郑旭这会儿神色难辨,他说着,走出两步,扬了扬手中那两页信纸:“雯雯写的信我拿回房间看了。”郑父郑母和郑灿都没说什么。回到自己房间,郑旭将公文包放好,继而走向书桌,在椅子上落座。看眼手中的信纸,他嘴角紧抿,片刻后,方逐字逐行看了起来。“雯雯,你是在怨大哥么?”良久,郑旭把信纸对折好放手边,嘴里无声溢出一句。算算收到他那封信的时间,再结合信中妹妹提到的结婚日期,他觉得妹妹雯雯肯定是在看完他的信后仓促结的婚。说起来……他该高兴才是。这结了婚,妹妹就不会再把心思放到他这个大哥身上,哪怕他们不是亲兄妹,可家属院里知道的人并不多。换句话说,这家属院的人都以为他妹妹雯雯和弟弟小灿是双胞胎,是他们的母亲在姥姥家生弟弟时一起生下来的。由于弟弟小灿身体不好,而他的年岁也不是很大,所以把妹妹暂放在姥姥家养着。直至妹妹快满六岁,想着城里教育好,他们爸妈才把妹妹从乡下姥姥家接回城。毋庸置疑,由头虽不是他爸妈刻意对外说的,但越是模棱两可的话,越是能引人自行脑补。郑旭明白父母为何要就妹妹雯雯的事、对外说些模棱两可的话,无非是不想大院里的孩子因妹妹不是他们家的亲生小孩受欺负。回想起父母把小姑娘带回家那天,说实话,他一看到可爱漂亮、又乖巧懂事的小妹妹,是真打心底:()重生年代:娇美人大嫂拒绝营业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