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老太关切地问道:“玉英,山阳县的铺子顺利吗?”孟玉英回道:“挺顺利的,生意也不错,不用担心。”孙老太道:“那就好,这段时间你也辛苦了,回屋里去休息一下吧?”她倒是不累,但应该歇一歇了,孟玉英道:“行,我去休息一下。”孙老太点点头:“去吧。”孟玉英回了房间,躺到床上,闭上眼睛,睡一会儿。斑斑来到了床边,看了看孟玉英,又离开了。……时间一晃,又是几天过去,转眼进入了八月,村子里到处都是桂花香。桂花也是做糕点好材料,村里人看到桂花开了,就拿着篮子去摘,摘了之后拿到孟玉英这边来卖。孟玉英常年收花,也是收桂花的,来者不拒。桂花二十文一斤,收了之后立即腌制起来,等过一段时间,就可以拿出来做糕点了。孟玉英请了两个姑娘帮她腌制,顺便也负责收花的事,所以她不用太操心,而她需要忙的是收春小麦。春小麦在一进入八月之后,一大片一大片直接就开始黄了,正式进入了收割季节。收麦子是有经验了,孟玉英一说收麦子,孟田直接就把一切都安排好了:“阿姐,交给我们了。”孟玉英对他笑了笑:“行,这事儿就拜托你了。”孟田一挥手,带着小弟们拿着工具往就地里走去,把工具安装好,紧接着就开始割麦了。二十多亩地的麦子,一时半会儿根本收不完,孟玉英自然是要帮着一起收的。孟玉英干最劳累的活儿,脱粒。麦子脱粒跟稻谷脱粒一样,把谷桶安放在地里,放到稻床上,举起麦子,使劲儿在稻床上拍打,麦子就脱粒到了谷桶里。这个时候的麦子已经到了收割季节,轻轻一碰就会把麦粒给碰出来,所以这样脱粒也并不困难。孟玉英握住一把麦子,使劲儿打在稻床上,一阵麦粒飞溅到木档上的声音响起。她再打一次,又是一阵声音,这次小了许多。到第三次的时候,稀稀拉拉的声音,这个时候,代表麦粒已经脱干净了。一般三次,孟玉英就可以把一把麦粒给脱干净。一个打谷桶一个人脱粒,有十个打谷桶,十个人一起脱粒,效率还是挺高的,但效率最高的自然是孟玉英了。麦粒积累到一定数量后,需要运去晒谷场晒起来。一般晒两个大太阳,晒了两个大太阳之后,麦粒的水分就干了,可以放到麻袋里运回家去了。在孟田的安排下,整个收割过程形成了一个循环,没有麦子堆积,收割顺顺利利的。接下来的三天,孟玉英都在这边帮着收割麦子,有她的帮忙,自然是效率倍增,到第三天下午的时候,二十多亩地的麦子全部收割完了。孟田问道:“阿姐,地接下来种什么?”孟玉英看了看旁边已经长满土地的红薯,想了想道:“现在是八月,暂时不种了,等九月的时候种冬小麦。”“好。”孟田安排大伙儿把麦穗给担去孟玉英家。家里需要大量的柴火,铺子里也需要,还可以用来垫牲畜的住处,所以是不可能扔的。麦子收割了,孟玉英心里没什么好担心了。……休息了一天,孟玉英来到山上,准备收花椒了。花椒是去年种的,种了二十株,时不时用异能催生,长得还挺大株,结了许多花椒,特别香。花椒树上特别多的刺,在采摘的时候需要小心。孟玉英一手拿剪刀,一手捏住叶子,把花椒串儿给剪下来,放到篮子里。剪的时候特别香,特别香,孟玉英都被香得晕乎乎了。把两个篮子装满,孟玉英提着篮子回了家。这个时候孙老头抱着许多豆角回来:“玉英,你们铺子要不要豆角?”孟玉英看了看豆角,有些老了,不适合炒着吃了,便道:“豆角不要,你给晒成干豆角吧。”“行。”孙老头把豆角抱去厨房,烧开水来烫一烫豆角,烫到半生半熟时捞起来,然后放到太阳底下暴晒,这样晒干之后就是干豆角了。干豆角可以用来炒回锅肉,特别好吃,客人还挺:()穿成极品恶婆婆,每天赚二十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