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兵,就得有器。
文家专门负责为他们输送兵器。
可他的好外孙竟然将如此重大之事捅到中书省,直接越过他,让嘉和帝知道。
臣子私下里铸造兵器形同谋逆,是抄家灭族的死?罪。
宣瑜此举无异是想将整个文家置于险地。
若不是他们发现的及时,及早断尾求生,现今整个文家恐怕将不复存在。
宣瑜听完,无所谓笑笑:“本王当什么大不了的事,还劳外公您亲自走一遭,这件事是本王干的,怎么了?”
魏信见他一副不知悔改的模样,怒道:“混账,你知道你在干什么吗?你在自寻死?路。”
眼前的外孙,是他亲自选出来的世家掌权人。
他认为?,宣瑜的智慧手段谋略,能够镇压住世家那些虎狼豺豹。
在他百年?之后,宣瑜会带着这群京都世家继续往前走,魏家还能繁荣昌盛百年?。
可他终究想错了。
宣瑜确实能够驾驭世家,他几乎将各个世家玩弄于股掌之间。
可他对这些世家没有基本的感情,更没有责任。
在他的眼里,世家们都是他的玩物。
试问,一个暴君能让臣子百姓拥戴到何时?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若宣瑜不能给世家带来?利益,那么世家也就不需要他这个掌权人。
宣瑜的所作所为早就触碰到各士族的底线,若不是魏信自己在前方镇压着,只怕这些士族会反扑宣瑜。
可魏信知道,他的子孙辈中,只有宣瑜有这个能力驾驭得了士族。
否则,将来?的士族只会是一盘散沙。
此时此刻,他突然想起?苏泰临终前同他说得一句话。
苏泰说:“天下哪有长盛的家族,哪有不衰的王朝?只有永恒的百姓与河山!你能守得住士族一时,你能守得住士族千秋百代吗?”
他是最理解苏泰的人。
他们曾经?是同窗,是战友,一起将嘉和帝扶上帝位,一起?安天下、平四方。
他们结束了琅武帝晚年时期遗留下来?的社会动荡,也收服了琅文帝时期被周边小国霸占的河山,让北夷西羌不敢再进犯大琅半步,对王朝俯首称臣。
之后他们又斗了半生。
他知道苏泰的政治理想,苏泰也明白他的谋略意图。
可终究他是俗人,苏泰是圣人。
他这个俗人在举世皆浊的世俗中,战胜了苏泰这个圣人。
他从一开始就知道苏泰是对的。
可那又如何?
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他说是对的,那才是对的。
到了现今晚年?,他精力越来?越差,做事越来?越力不从心,他似乎看到士族在他离开之后分崩离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