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半个月时间,在一众村民的操持下,那废墟已经被收拾干净了,亡者也被安置好了,身子还找了威望较高的人出来主持村子重建的事情,将那些全家无一逃脱的留下来的银钱都花光了。
无尘子二人一到村子口,立即便让那些还在忙碌屋舍的人看见了,叫唤几声,将头人使唤出来,与二人说了几句,一问一答,晓得二人所来目的,便领着二人在村子里转悠了一圈,又将也在整饬茅屋的神汉神婆叫出来,然后将就屋子内还有许多新伤的竹椅坐下,然后看无尘子问话。
那几个村子的神汉神婆还是有几分手段的,不然也不能在鬼物来袭时候叫唤村民逃生,更是在鬼物袭扰的危急当口,施展法术,挡下些许手段,这才保得村子里强壮之辈逃过一劫。
据几人所言,那群鬼物是趁着月色浓郁的时候偷偷来的,看样子是打算先将村子围起来,可惜有几个鬼物对村里人的血气迫不及待,急吼吼闯进来,被那村子里的祠堂仙灵和门神神像发作,这才惊醒了一群村民。
至于言语,当时村子里逃命的声音实在是大,纵然那群鬼物偶有失言的,也没人能够听清的。
没得到半点有用的消息,无尘子又问了问神汉是如何将村子上方的鬼云化解了的,后者也直白,直言回来时候重新请了神像,再用余下五六十个人的香火相助,直接便将那鬼云给冲散了。
这手段,比无尘子的咒法,弱了不止一筹,但也实实在在简单方便。
最后,无尘子恭恭敬敬给那神像上了一炷香,返回,又跟着老车夫一道回了百江郡。
除夕将临,百江郡内外欢喜沸腾,门神,春联,红灯笼,新衣衫,欢声笑语,便是那些逃命到了百江郡的苦难之人,脸上都挂了笑意,从破了几个洞的棉衣里头搜了搜,咬牙拿出几个铜子,买了些荤腥东西准备庆贺又熬过一年。
无尘子将清缘丢下,留了两块木板,便寻了子真道人所在找过去,后者也正在道观里头主持法事,一个极小的醮典,名号为“驱邪除殃”,有百十个郡城的富贵人家都在醮典上,看碧霞观四个老道士念诵咒文,祷告上天。
周围香烛缭绕,烟气升腾,其中咒文声音,缠绕盘旋,一点点将那贵人身上的邪祟气息化去,又有那静心凝神的咒文,在那贵人身边转过,顺着幽田神君涌入守灵神君处,将那缠绕的火气煞气杂念,全数镇压了。
道经曰:人以难伏,唯在于心,心若清净,则万祸不生。所以流浪生死,沈沦恶道,皆由心也。
这些贵人能够压下恶念,已经少了许多灾劫了,若能再生慈悲心,做慈悲事,普济佃户家丁,约束纨绔儿孙不做恶事,于肉眼不可见处,自有功德庇佑,于凡人执念而言,也有名声护体。
若这些贵人再联手,将百江郡内受灾百姓安抚下去,再由碧霞观出面,请了那佛道散修高人,于百江郡内清扫一遍,将邪祟鬼物该超度的超度了,该镇压的镇压了,又布下那山神土地神像,让百姓诚心供奉,香火不绝,等闲鬼物想闹出什么动静,付出的代价,怕是要比当前翻倍不止。
可惜了。
这群正虔诚叩拜,手中清香升腾,口中喃喃低语的富贵人家里头,有那掌权的,只盼这灾劫早日消弭,自家官人能够得个上等考评,混个上官赏识,然后官职飞升,早早入了京城,有那银钱堆积成山的,也盼着这灾劫早日过去,然后自己再将周围那些无主的土地买下来,扩大自家家业。
大约有相通的便是,这灾劫莫要祸害到自己家来。
子真道人也看见无尘子了,轻轻拍了两下侍奉在身侧的真儿如儿,又指了指无尘子,二人里头,有那真儿立即明白了,悄悄挪出法坛位置,几步跑到后头去取了一件看来神圣庄严的紫袍法衣让无尘子换上。
在大部分百姓眼中,紫色黄色乃是皇家颜色,实际上在入道境界以后,道袍僧袍大多将就就行了,最多是绣入经文,加以术法,勉强护身,真正争斗的时候,不是印诀,便是罡步法器。
一件法衣越是惊艳,在与鬼物争斗时候引人注目,便越是死得快。
故而无尘子大多数时候,都只是穿了一件绿色打底的道袍,对外昭示一下自己是个人仙散人而已。
将法袍穿上,无尘子跟着真儿一道入了法坛,安安静静落入子真道人身侧,然后悄悄看了看四人脚下罡步,手上印诀,听了四人口中经文,也将法力从丹田抽取出来,流转入口足手,跟着踏动罡步,念诵咒文。
一时,经文飞腾。
等又过了个把时辰,五个道人收回法力,子真道人出面,跟那些贵人应付了片刻功夫,无非便是“善人自有天佑”啥的,又从无尘子这儿讨要了一沓子护身符,将那些还有几分惴惴不安的贵人给送走了,这才满脸疲惫的模样回来了。
贵人么,得罪不得,也不能袖手不管。
偏偏这些人也不是个修行的,只以为子真道人这般镇守道士近乎仙人,有那家宅不安时候,有那撞鬼遇邪时候,有那运程低迷时候,有那心中沮丧时候,不思己过,先跑来碧霞观寻子真道人解惑解灾。
子真道人也不敢让这些富贵人家都跑去琉璃寺了,且不说佛道两边隐隐的较量,只是道观上下几十上百号人,每日吃穿住行,都得花钱。
穷苦百姓是没两个银子的,也供养不起碧霞观。
子真道人大多数时候给做法会,让穷苦百姓进来,纯粹是看不过其身上沾染的邪煞恶气,至于偶尔做个超度法会,也意思意思收取几个铜子,然后将这些穷苦人家将过世亲人的牌位放在犄角旮旯些许,所得的超度法力也不比正中位置差了许多。
故而碧霞观每日耗费的银钱,大多还要在这些贵人身上获取。
子真道人的心力,大多也耗费在与这些贵人勾心斗角了:既不能让这些贵人觉得子真道人不能化解其困境,进而转投琉璃寺,也不能对这些贵人的事情掺和太多,免得被这些贵人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