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当工农革命军开始从北方邦掀起革命战旗时,他们所需要面对的,可不仅仅是即将到来的国大党,还有北方邦内部的反动势力。
为了清缴这些反动势力,辛格扩大了兵员招募。
由于辛格所提出的‘土地改革’政策,是实现耕者有其田,这是无视宗教和民族的分配。
当然,这是离不开辛格的努力,他确实是将政策落实到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
再加上工农革命军的不断宣传,他们来这里是为了实现人民的温饱,实现人民的利益,保障他们的财产和家庭健康。
工农革命军所提出的,绝不是之前印左印共的假空大口号,而是最朴素,最基础,民众最迫切需要的东西。
就像是那句话一样。
“如果你有一百亩地,你可以捐给国家吗?如果你有一头你,你愿意捐给国家吗?”
前者会答应,而后者会拒绝,因为他们真的有一头牛。
所以,当工农革命军提出最朴实无华的行政纲领时,得到的,是百姓的支持。
然后,百姓们会一传十,十传百,从他们所在的勒克瑙和阿拉巴哈德这两座城市,辐射性地开始向外传播。
当征兵需求提出来时,立马得到了响应,其响应积极性远远超出辛格的预料之内。
有些百姓甚至是拖家带口地来到征兵处,只为能够成为工农革命军的一员。
仅仅是一天时间,就有三千多人应召而来,再加上原来的工农革命军,如今他们的人数已经达到了八千多人。
八千多人,这个人数放在巴基斯坦的战场上,恐怕连浪花都掀不起来。
可是,这八千多人并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第一件要做的,就是统一整个印度北方,将其建设为真正意义上的北方苏区。
入夜,1943年的春天异常阴冷。
一名士兵急匆匆骑着战马,出现在孟买的街头上。
尘埃扬起,在这阴暗的夜晚内,卷起了一阵阵沙浪。
士兵绕开了政府厅,转而来到了某一家高种姓的府邸。
当他来到此处时,立马被人给拦住,动作粗鲁,几乎要将这名士兵给从马上扯下来。
但士兵可不会管他们那么多,一脚踹开,然后高举着手上的一面小旗子大声喊道。
“军情加急,谁敢拦我!”
周围的人连连让开,他们是这里的护卫,但不代表他们真的敢拦截军情。
士兵见无人敢拦,只狠狠地瞪了他们几眼,将手枪收回后,便朝着一名仆人大声喊道。
“你,快通知尼赫鲁大人,军情要紧!”
仆人不敢怠慢,连滚带爬地从地跑进府邸,士兵紧跟在后,一刻都不敢怠慢。
很快,尼赫鲁就听到了声响,得知有一名士兵带着军情回来,连忙从**起来。
他衣服都没穿好,直接光着脚就来到士兵面前。
什么话都没说,直接将军情接过,翻开一看,一行大字引入眼帘。
‘北方邦,叛乱。’
心里一阵绞痛,尼赫鲁被这句话给惊得双手发颤。
北方邦……叛乱了??
眼睛瞪得滚圆,试图在军情下面看到什么好消息。
可惜,他终究是失望了。
不单是北方邦叛乱,就连中央邦也是如此,而且印度以北,几乎都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