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督蒙巴顿愿意提供武器装备和大量的低息贷款,请问是否采纳?”
尼赫鲁想了一会儿,便回应了对方。
“采纳,我们需要更多且更先进的武器装备,战斗一触即发。”
“我们,需要更多的武器,将手无寸铁的人,武装成我们的士兵。”
毫无保留地,他道出了自己的想法。
但很快,一位国大党成员提出了一个问题。
“我们,没兵啊。”
一直以来都在走‘非暴力不合作’的国大党,只有警卫人员,没有军队。
国大党也对外宣称,他们不会使用任何暴力手段,为的,就是能够以和平的方式来拯救印度,实现真正的独立。
虽然没有军队,但他们有着庞大的警察部队,火力装备也绝对不差。
当年对印度左翼势力的打击部队,虽说也用了当地的政府维护部队,但更多的主力部队,是他们的十几万警察。
现在,他们需要一支属于他们自己的正规军。
但要培养正规军,其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训练是一回事,兵源也是一回事。
发现这个问题后,尼赫鲁心中便有了打算。
军官训练上,他们可以找外国人来帮忙。
找英国人那是肯定不行的,但美国人可以啊。
尽管现在的印度地区,单从国际局势来看,依旧是英国的势力范围。
然而,随着德国战役的失利,再加上国大党的崛起,印度早就不是现在的英国所能控制。
随着英国的影响力不断被削弱,美国人便安耐不住自己的逆父之心。
正所谓‘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美国人对英国的后花园已经是虎视眈眈,就等一个‘冲刺’的机会了。
这个机会,尼赫鲁给了。
然后是兵源问题。
这个问题看似很难,但实际上,也不是那么的难。
要如何扩大兵源?
征兵啊!
那么,兵源要的是什么?
人啊!
哪里人多?
遍地都是。
英国殖民政府可是统计过的,印度境内的四大种姓中,低种姓首陀罗人数最多。
那么,在尼赫鲁这些高种姓眼中,低种姓代表着什么?
代表着一种可再生资源,是最低贱的劳动力。
把这些劳动力中的青壮年捞起来,不就能组建出一支军队吗?
拉壮丁嘛,不寒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