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争吵,从第一天一直持续到现在,都未曾有过统一。
不仅仅是高层在争吵,就连穆罕默德·阿里·真纳也同样处于一种分裂状态。
这可是苏联,全世界中最特殊的一个国家。
真纳确实害怕苏联,但同时,他也期待着苏联。
伊朗确实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一个走着政教合一的国家,却能成为社会主义的一份子,单单是这一点,便足以让真纳羡慕。
更重要的是,伊朗的初级工业发展,正是由苏联手把手扶持上去。
反观印度和巴基斯坦,那是彻彻底底的农业国家,而且还是贫穷农业国家。
纷争不断,流血不止,这就是他们目前的现状。
如此混乱之下,真纳才会有这样的纠结。
究竟是接受苏联亦或是拒绝苏联,成为了他目前最难抉择的选择题。
最终,真纳放弃了思考,他转而向鲍斯提出一个要求。
“巴基斯坦需要的是真诚,如果你们想与我们进行合作,我希望能够与你背后的人,进行一场真诚的交涉。”
鲍斯将这句话转达到玛利亚那边去。
于是乎,玛利亚来了。
当玛利亚到来的消息传遍了整个穆斯林联盟时,所有人都惊呆了。
因为,玛利亚的到来,是明目张胆,甚至可以说是大张旗鼓。
为了造势,伊朗更是在自己的公开报纸上宣称道:“伟大的玛利亚主席,为了解放印度而来。”
这么明目张胆的声势,就差给国大党吹唢呐了。
如此造势之下,立即引起整个印度地区,甚至是中亚地区的注意。
只因玛利亚所代表的,就是苏联。
而之所以要这么造势,玛利亚的目的只有一个,她要让所有人都知道,苏联要跟穆斯林联盟接触了。
结果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接触’。
这样的大声势,就差敲锣打鼓了。
一时间,国大党和英国殖民政府都知晓此事,并且列入最高优先度。
蒙巴顿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将殖民政府的各个代表都拉在一起进行商讨。
特别是负责巴基斯坦的殖民代表,更是这场会议中的核心人物。
国大党也同样如此。
这一次,国大党知晓到此事的速度,比蒙巴顿等人要快上些许。
因为在穆斯林联盟里面,就有一些国大党安插进入的人员。
钱德拉·鲍斯前来拜访穆斯林联盟的时候,潜伏人员就已经将这件事反馈到国大党内部。
一开始,尼赫鲁等人还没有放在心上。
钱德拉·鲍斯确实是一个能人,对于他,尼赫鲁也保持着自己的尊敬,若非政敌,尼赫鲁会与他打好关系。
唯一让尼赫鲁感到有些担忧的,仅仅是钱德拉·鲍斯背后的大靠山究竟是谁。
毕竟,自从钱德拉·鲍斯离开国大党之后,便陷入了一种窘迫的情况。
万万没想到的是,鲍斯身后的大靠山,居然是玛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