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斯确实是找到了穆斯林联盟的委员会主席真纳。
在这份汇报资料中,玛利亚看到了鲍斯对这位穆斯林联盟主席的夸奖。
鲍斯和真纳二人都是前国大党成员,各自都有着不少的影响力。
例如鲍斯,格里芬公司能够如此顺利渗进印度北方,有钱是一回事,鲍斯的人脉关系也是一个主要作用。
只不过,二人的交集并不多。
这一次见面,算是二人第一次如此长时间的交谈。
文件中还提了一件事,那就是鲍斯与真纳之间的合作交谈,勉强达成了。
之所以说是‘勉强’,主要是因为,真纳并没有完全信任鲍斯。
鲍斯在自己的汇报文件中,写出了他自己的看法和分析。
‘格里芬公司的身后代表是苏联,我无法完全代表格里芬,所以我所提出的合作内容,都不是百分百有效。’
‘真纳需要与主席您亲自见面,亲自交谈,他才能确保格里芬的诚意,又或者说,是苏联的诚意。’
诚意……
看着这两个字,玛利亚陷入了沉思。
很显然,穆斯林联盟确实是心动了,但他们同样保持着戒备。
苏联对世界革命的执着,那是全世界都知道。
然而,苏联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国家,他们的领导人又是一个怎么样性格,行事风格又是如何,这些都是未知之数。
对于一个新生的联盟而言,苏联就是一个出名却又十分陌生的势力。
如若与之接近,就要冒着巨大的风险。
更何况,真纳是了解过苏联的政治理念,那就是唯物主义的科学管理。
这是与他们的‘宗教主义’有着无法弥合的差距,几乎是对立关系。
所以,真的将苏联引入进来,到那时候,是苏联主导巴基斯坦独立,亦或是他们本土人民主导巴基斯坦独立?
这样的问题,同样在其他地区也发生过。
例如芬兰、匈牙利、塞尔维亚。
比较特殊的是德共,现在的德共,那叫一个‘唯约瑟夫是瞻’的打算。
考虑到德国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太特别了,约瑟夫肯定是接受了德共的无条件服从。
毕竟,这可是与法国完全贴贴的国家。
即使是现在法国已经有一半红了,但也仅仅是一半而已,戴高乐可是在政坛上占据着上风。
一旦法共失败了,德共也能借此机会进行介入。
回到‘谁是主导’这个问题上,连同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都有如此思考,更不用说一个穆斯林联盟。
真纳的自主性很强,他所追求的自主独立国度,这正是玛利亚所需要的东西。
只不过,到了后续,要如何处理印度的内部土地分配,这将会是严重的问题。
玛利亚很早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只不过,思考归思考,能不能说出来就是另外一回事。
毕竟,她所想到的办法只有一个。
通过大规模的战争,将一切旧的落后的,全都打趴下。
当然,这样的事玛利亚还不能说出来,至少不能跟鲍斯和真纳这两个人说。
必要的隐瞒,是一位成熟的政客该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