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麦克林写下了自己的总结。
‘英国的外交工作开始与美国接轨,不出意外,英美将会联手,抵制我们的世界革命。’
约瑟夫在这份总结下面划了一个圈,然后再将其勾上。
他认可这份总结推理,毕竟英美本身就是一家。
建立在美国境内的‘默克尔货车有限公司’就对美国人民进行过一次分析。
他们分析道:‘美国人民对欧洲的态度十分冷淡,但是他们对英国的态度,却十分热衷。’
这份分析看似无理由,但这就事实上,美国可以无视法国的生死,但他们会关注英国的存亡。
更何况,就在不久之前,英国皇室就亲自拜访到美国,博得了大量的美国人民支持。
而且美国加大了对英国的援助力度,双方的关系就更加密切了。
要知道,援助武器装备这种事情,不单单有军事意义,还有政治上的意义。
叹了一口气,约瑟夫翻开了第三份情报文件,然后,他在上面看到了端倪。
这份文件有关于英国工业的情报信息。
英国的轻工业已经开始转型,出现乐大量的布料生产,而且这些布料生产与奢侈品并无任何关系。
对于轻工业的总结,金菲尔比认为,这可能是为了战时准备,因为这些布料的生产,多半用在了医用纱布方面。
然后就是重工业生产。
英国的重工业开始了新一轮的发展,但更重要的科技重工业,开始秘密转移。
这些科技重工业被转移到了加拿,这其中就包括了重水反应堆的工业设备。
金菲尔比对此总结道。
‘加拿大距离美国很近,距离英国很远,他们千里迢迢将自家的重水工业设备转移到加拿大,恐怕是为了能够与美国合作。’
‘所以我推断,美国那边,也可能在进行‘铀’元素的研究开发。’
看着这份请报上的内容,约瑟夫沉默了一会儿后,也同样在上面画了一个圈,标注为‘重点’。
虽说克格勃已经把英国给渗透了,但是,对美国的渗透却不是那么容易。
美国在情报工作上,比英国方面做得还要出色,还要专业。
所以,约瑟夫只能推断出美国那边也有关于‘铀’的研发,但并不知道他们研发进程。
约瑟夫自然是没有证据,他的推断全都是自己对美国的了解而已。
但是这位克格勃特工,却凭借这点信息就推断出,美国正在研发‘铀’元素,而且还是跟英国合作。
能够做出如何推断,约瑟夫不得不对这位特工多看重几分。
最后,约瑟夫把目光落在了第四条情报上。
而这情报,正是英美之间的情报部门合作。
对于要对付英美联合,约瑟夫早有预料,因为更早的情报并不是来源于金菲尔比,而是来源于日本那边的情报人员。
只不过,金菲尔比所提供的内容更加详细。
看着请报上的分析,约瑟夫眉头紧皱,因为这或许是英美和苏联之间,最大规模的情报间谍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