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就是属于对法共的直接指导了,而最反抗对他国共产组织进行干涉指导的人,却是玛利亚。
政治局内,所有人都面面相觑,他们对此感到不解。
不仅是他们,就连约瑟夫也感到了深深的疑惑,他直接就向玛利亚问道。
“现在法共的声望很高,纵使戴高乐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把法共给搞下去。”
“而且,法共所拥有的影响力也不足以撼动自由法国,如果让法共强行与自由法国破裂,到时候法国人民还会站在法共这一边吗?”
说罢,约瑟夫语气深长地对玛利亚劝说道。
“法国离我们太远了,如果我们要对法国进行干涉,法国人民会如何看待我们?玛利亚,这可是你之前跟我说的。”
这番话,立马打住了玛利亚的冲动。
她确实主张‘不干涉他国内政,尊重他国主权’,但是,她对戴高乐的突然崛起感到了极度不安。
因为上辈子的记忆,让她对戴高乐充满了忌惮。
那可是一位伟人,只坚持了39天的法国,却能够二战结束之后成为五常之一,成为欧洲中为数不多没有美国驻军的国家,只因法国有戴高乐。
可以这么说的,戴高乐以一己之力,让法国成为了战胜国,而非战败国。
正因如此,玛利亚不得不提防。
但约瑟夫所说的话却十分现实。
苏联能够干涉德国,那是因为苏联距离德国很近。
然而,苏联要想干涉法国,那会十分困难。
而且法国的厌战情绪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遗留下来,这份厌战情绪促使法国全体上下都抗拒战争。
如果法共因为苏联的要求,导致法国内战出现,那么,法共必然会成为众矢之的。
最后的结果,只会是得不偿失。
无论是干涉还是不干涉,玛利亚都发现,法国那边陷入了一个十分尴尬的局面。
而主要的原因,正是戴高乐的存在。
这个戴高乐,实实在在地给了玛利亚一个超级难题。
又因为戴高乐的名声实在是太大,尽管他在基层工人那边,远没有法共来得有影响力。
但是,老兵和中低的士兵阶层这里,戴高乐的声望极高。
自从戴高乐成为国防部长后,他就一直为士兵阶层的福利而努力,这就是为什么国防部这里,会如此忠诚于戴高乐。
更喚何况了工人阶层里面,就有着很多曾经的退伍老兵。
工人革命军内部的核心主力,就是退伍老兵。
这下,法共真的进入了一个死胡同。
虽说如此,但玛利亚还是想到了应对方法。
法国是必须争取的,这一点毋庸质疑,而戴高乐的本质就是殖民主义者,这点想法玛利亚也不会有任何改变。
但无论是法共还是戴高乐,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爱国主义。
尽管法共和戴高乐双方的‘爱国主义’是有着差别的,但单凭这一点,就足够了。
只要他们双方都有着‘爱国主义’,法共就不能引起国家内部的战争,同理,戴高乐也不能够引起内战。
如此一来,玛利亚便有了一个阳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