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西线战场开始推进了。
因为巴伐利亚已经被完全控制,汉堡和沃尔夫斯堡这两个重要防线也稳定了。
于是乎,玛利亚与朱可夫开始了反击作战,对英法德三国联军不断平推。
英国方面,他们把主力部队收缩,准备做好了防守准备。
法国方面,由于内部的工人运动越演越烈,贝当政府无暇他顾,前线部队只能开始后撤到莱茵河一带,打算依河防守。
至于德国……
德国已经安排了外交人员,开始与他们进行谈判。
这场谈判,玛利亚并没有出席,他只是交给了台尔曼去负责。
至于他要和谈,还是要继续进攻,那就得由他们决定了。
而且苏联在西欧这边的战略部署,其实已经初步完成了。
他们最主要就是分解掉德国,然后德国一半染红,最好的结局就是让德国全部染红。
目前来看,全部染红还是有很大阻碍。
巴伐利亚和东德地区之所以能够迅速被德共做掌控,只因这些地区德共都有着不弱的群众基础。
即使是巴伐利亚,其内部政坛也存在着不少左翼知识分子。
所以,德共可以迅速控制。
但西德就不一样了。
魏玛共和国时期,西德就一直在纳粹手上,而那时候的纳粹为了讨好容克和国防军,自然也会不断宣传他们的好。
长期发展之下,西德这边的地区城市,容克们的群众基础比德共更加稳固。
真要强攻的话,恐怕会给西德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所以是打还是不打,决策权落在了台尔曼手上。
而且玛利亚已经有了退兵的打算,将德国战役演变成世界大战并不可取。
现在的战争规模还只是停留在西欧战场上,只要控制得好,这个欧洲大战,顶多就是缩小版的二战而已。
但是,这终归是玛利亚的一厢情愿。
但战争打响之后,就很难再退缩了。
台尔曼与西德容克们的谈判并不愉快,甚至可以说是剑拔弩张。
容克们希望划分而治,巴伐利亚与柏林那边地区他们可以给德共,而巴登符腾堡州,则是交给他们来责治理。
划分而治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德共得到了和平,也得到了比之前更大的领地。
可以这么说,德共获得了比之前任何一个时刻都要完整的时刻。
只要台尔曼愿意,完全能就此停下脚步。
是的,台尔曼也认为可以缓一下,至少得把东德给消化一下。
德共人民军虽然在巴伐利亚这里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很多正面战场也是由他们来进行。
但是,无论是柏林还是汉堡,这些重要城市都是由苏军拿下,并且驻军把守。
如果德共要想得到德国人民的认可,他们就需要加固自己在东德这边的影响力。
问题是,德共内的其他同志却不是这么认为。
就当前的局势来看,无论是法国人、英国人还是西德人,他们都已经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