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盖滑落瞬间,月光照亮里面码放整齐的无人机部件,正是白天在塑料厂地下车间看到的型号。
丁瑶突然轻笑:
“王永那老东西够聪明,知道把‘塑料颗粒’换成‘海鲜’运输”
“不过海关的x光机,能看透木箱里的金属零件吗?”
“不需要看透。”
林耀摸出怀表,道:
“因为明天的新闻里,这些渔船会变成‘英勇救火的民间力量’,”
他指向正在接近的海岸警卫队快艇,续道:
“而我们的立法委员海棠女士,会在第一时间提出‘渔业救援专项补贴法案’。”
海棠将夜视镜放回原处,指尖触到夹层里的u盘。
里面是王永签署的无人机生产合同,买方一栏盖着“湾岛生态保护协会”的公章。
她忽然想起白天在工厂看到的三猫,瘸腿已经被阿积的人包扎好。
项圈换成了新的,上面刻着“天耀”二字。
游艇在基隆港靠岸时,天边已泛起鱼肚白。
林耀同时收到三条消息:
周朝先在斐济“救起”的记者发回了绿党大佬洗钱的后续报道。
丁瑶的娱乐城今晚抓获了偷拍vip包厢的狗仔。
而海棠的竞选团队刚收到“基层劳工团体”的联名支持信。
他将手机递给阿积:“把周朝先的录像剪辑成三个版本,分别发给那些金主,让他们狗咬狗。”
丁瑶踩着高跟鞋走进海关监控室,翡翠镯子在键盘上敲出清脆的节奏:
“耀哥,我让人在监控录像里加了点‘特效’,王永的渔船经过时,屏幕会突然雪屏。”
她调出回放画面,果然在渔船入境时段出现长达十分钟的干扰波纹。
“这样就算海关想查,也只能看到‘设备故障’。”
海棠站在天耀集团的地下军火库,看着工人们将无人机部件组装成“海鸥”造型的侦察器。
阿泰递来一份文件,封面写着“民用科研项目申报书”问道:
“老大,按您吩咐,所有无人机都标注了‘环境监测’用途,不过螺旋桨里的监听设备,要不要再加固点?”
“不用。”
林耀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此刻,他手里拎着个金属笼子,里面是那只三猫阿福。
“让它们在试飞时‘不小心’掉在绿党党部楼顶,反正对外宣称是‘生态监测意外’。”
随后,他打开笼子。(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