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刷的“海棠耀世”四个大字被晨露映得发亮。
属于他和她的棋局,才刚刚落子。
林耀在湾岛的百亿布局以“耀世基建计划”之名轰然启动时,整个商界都在揣测他要下多大的棋。
首笔20亿港币砸进基隆港智能仓储系统升级。
招标会上他随手推开递来的回扣信封,指尖敲了敲投影仪上的地图:
“三个月内,我要所有集装箱都装上卫星追踪芯片,包括那些装‘工艺品’的。”
第二笔30亿流向“湾岛数字走廊”,表面是在高雄、台中铺设基站,实则地下光缆网串联起二十七个秘密军火库。
海棠在立法会质询“民生项目为何偏重工业区”时
林耀正在机房看着工程师将军用频段伪装成民用信号。
他咬开雪茄扔给阿泰:“告诉负责基站的弟兄,每个信号塔地基里都灌点水泥
“省得哪天被雷劈中,露出底下的弹药箱。”
最轰动的是50亿注资“蔷薇绿色能源”,在屏东建了座看似环保的风力发电场。
奠基仪式上,海棠穿着剪裁利落的白色西装替他扶着金铲
高跟鞋尖轻点着奠基牌下的钢板,那里藏着通往地下弹药加工车间的电梯。
林耀将泥土撒在她脚边时低声道:
“等风车转起来,每个叶片里的微型摄像头,能扫遍整个争议海域。”
她笑着用手帕替他擦汗,指尖划过他喉结处新纹的蔷薇刺青:
“不如在涡轮里装监听设备?绿党的游艇经过时,风能发电场就成了最好的窃听器。”
百亿资金像墨水渗进宣纸般迅速铺展,当财经媒体还在分析“林耀是不是想垄断湾岛物流”时。
天耀集团的货轮已经借着“新能源项目考察”的名义,在南海某海域画出精密的航线图。
某个深夜,海棠在立法会办公室收到阿泰送来的硬盘
里面是风力发电机内部结构的3d模型,每个齿轮间隙都标注着可藏匿军火的容量。
“耀哥说,”阿泰替她插上加密u盘,“等下个月台风季,这些‘清洁能源设备’需要‘紧急检修’。”
真正让政商两界脊背发凉的,是林耀在记者会上宣布“计划三年内在湾岛创造十万就业岗位”。
台下的立委们算着这笔投资能带来多少选票。
却没注意到招聘简章里“港口安保”“能源设施维护”等岗位的面试题,全是伪装过的军事技能测试。
当第一批穿着天耀集团制服的“员工”在基隆港巡逻时。
他们腰间的对讲机频道,早已接入林耀私人的加密指挥系统。
海棠在立法院推动“基建投资配套劳工法案”时,林耀正在屏东的风力发电场验收地下工事。
他踢了踢刚浇筑的水泥地面,听着空洞的回响点点头:
“把通风系统和蔷薇货轮的供氧管道连上,战时这里能当掩体。”
工程师递来成本报表,他扫过“绿化植被采购”
那栏里多出来的八位数,那是用来购买新型军火的钱。
……
次日,暴雨倾盆的夜晚,林耀站在天耀集团总部顶层,看着屏幕上跳动的资金流向。
100亿港币里,只有不到三成用在明面的基建项目,剩下的都化作暗线,织成覆盖湾岛政商军三界的巨网。
海棠的卫星电话适时响起,她的声音混着议会辩论的嘈杂:
“耀哥,你的‘就业计划’让绿党支持率暴跌五个点,他们现在急着查你的资金来源。”
林耀转动着办公桌上的风车模型,叶片突然停下,露出藏在轴心的微型摄像头。他轻笑一声:
“让他们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