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好玩。
他们两个人一遍一遍一遍的弹着《小星星》,更专业一点的说法,是K。265号奏鸣曲,
莫扎特的K265由一段主题和12段不同风格的变奏组成。主题就是那首人们耳熟能详的调子,起源于法国乡间的童谣民歌。
顾为经有的时候跟的上安娜演奏的节奏。
有时候跟不上。
有时候会拉错,调子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可毋庸置疑,他们玩的很开心,他们沉浸在四周正确的或者跑调的音符之中。伊莲娜小姐以前也无数次的在这间房间里弹过琴。
那些时候。
即便在她弹奏的最好的时候,她也不觉得快慰。
顺顺利利的弹下来。
顶多不烦躁,却也不开心。
安娜感受到自己的心情游离在离音乐声很远很远的地方,音乐是一条激荡的河流,大海和风在对话。
她飘荡在远端,在座椅边喝着咖啡,然后远远的往音乐间瞟上一眼。
就像在咖啡厅里看着电视机,屏幕上放着太平洋的科考纪录片也好,亚马逊雨林的景色也罢,与安娜都没有任何的关系。
现在。
他拉的不好。
她弹的却很开心。
一个月前,伊莲娜小姐关上钢琴盖的时候,她心浮气躁。
一个月后,安娜再次打开钢琴盖,弹奏起这些入门等级的简单曲子,她则欢快而活泼。
她可以用琴音,一个音符,一个音符的“挑出”顾为经琴音里的错误,仿佛用刀叉挑出水中的卵石。这个节奏慢的简直像是树懒,但伊莲娜小姐完完全全的沉浸在了音乐声之中。
速度是60,顾为经拉的磕磕绊绊。
速度来到80,顾为经拉的错漏百出。
终于。
弹到最后。
发条所储存的能量缓慢停止,摇摇摆摆的节拍器停了下来。
安娜看时间差不多了,她的手指没有停。
她加速,加速,再加速。
小溪变成了瀑布,变成了激流,激流最后又变成了瀑布。十二段变奏曲,十二段激流,那些音阶、琶音、装饰音符、节奏变化、和声变化以极快的速度被安娜左手和右手的交替弹出。
《K265》是莫扎特编写的有一定炫技意味的曲子,在变奏段落中加入了各种各样的变化,和卡农练习曲这类差不多。
慢有慢的弹法。
快有快的弹法。
有些学琴超过十年的演奏者,依然会时不时的弹一弹卡农,锻炼自己的手指独立性。
终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