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数量管够,但都在地里,采收的人手不够。
“让那边送点收割机过来呢”
会议室里,大家又围坐在一起,商讨着该如何解决人手问题,一个专家把主意打到了自动收割机上。
沙县及外围沙中城里现在共有三万余人,除去每天建造沙中城的,驻守沙县的,周围巡逻的,外出采矿的,足不出户搞研究的……真正能投入采收农作物的人数少得可怜。
雪上加霜的是,虽然因为时星的极端天气,绝大多数农作物栽培期非常短,从种下,到发芽、开花、结果,只需要短短一两个小时,但同样因为极端天气,战士们采收时间也非常短。
他们必须赶在高温或者低温毁灭已经长成的农作物之前尽可能抢收。
刘一夫说道:“上次赵群回去,我已经通知顾清许让他多准备些自动收割机,明天就能带过来了。”
高老摇摇头:“机器虽然能代替一部分人力,但效率还是不够,一台普通材质制作的自动收割机在这儿顶多每天能工作到两个小时。”
“两个小时才能收割多少亩地更何况我们的农作物都是混合生长,这让收割机怎么工作”
刘一夫叹了口气:“那怎么办我们不仅要供给封闭医院那边,极星上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高老头疼地揉了揉额角,难,太难了。
就在众人沉默低头,减少自己存在感时,丁斯扬突然举起一只手:“我有一个主意。”
“我们可以叫刺花螳螂一族去帮着收割啊!”
丁斯扬不是很理解,为什么大家会忽略这些人类在时星最好的伙伴们。
刺花螳螂性格温顺,好说话,只要说一声,它们肯定愿意倾巢出动帮着一起收割农作物。
而且丁斯扬在种子记忆中看过刺花螳螂捕食。
一只刺花螳螂在掠过另一只鸟时,胸前那两个比镰刀还锋利的前肢简单划了几下,比螳螂体型大数倍的鸟当场就断成了几截。
如果让它们来收割农作物,那不是手起瓜落,容易得很
想法很好,但是,陈琴开口:“如果我没记错,刺花螳螂一组退化比较严重,思考者并不具备和我们交流的能力。”
时星生物退化的程度并不一致,像树人这种只要扎在土里,吸收吸收养分就能活下去的,躲避光照比较方便,所以思考者没有退化很多,来到沙中城这段时间还学会了不少卡蓝话。
但像刺花螳螂这种需要出去捕食才能存活的物种,不得不接受光照,退化的就比较明显,思考者仅保持在不被生物本能操控的水平。
跟它们求合作,别说交流了,意会都会不了。
丁斯扬挠了挠头:“我可以会刺花螳螂的语言啊。”
哈其他人满脑袋的问好。
“什么叫你可以会刺花螳螂的语言”王静媛直接问出了口,“到底是会还是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