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让刘玉江带几个能干的过来,把倒腾苞米的事情交给他们,盛希平能腾出手来干别的。
盛希平早就琢磨了,贸易公司只是他们赚取第一桶金的手段,后续还是要往实体上发展。
刘玉江不一样,农业队一到冬天啥事儿没有,就是搁家里猫冬。
他这一出去大半年,家也不回,啥都顾不上,这哪叫过日子啊?”
光吉省十七个林业局职工,就有近二十万了,全都供应,那根本不可能的。
这边电话刚挂断,接着又响了起来,都是各林业局统计了需求数量后,给盛希平报订货单的。
盛希平给倚靠在椅子上,笑呵呵的说道。“看情况,要是年底挣的多,咱也想办法弄几台车。”
他要是敢,我砸折他腿。”
“我打算着,腊月初五前后,把最后一批家电运回去,然后就回家过年。
“咱最开始创办公司,就是凭着一腔热血和兄弟情谊,当时也没考虑这么多。
从刘玉河第一次回来,扔家里三万块钱的时候,刘长德就看出来,大儿子这心里长草了。
由于盛希平采购的家电价格低,又少了好多中间环节,哪怕是他在中间加了价,也比当地商店出售的价格低,所以大家都争着抢着购买。
三杯酒过后,大家伙儿就随意吃喝了。
这一切,都仰仗各位的共同努力,大家伙儿都辛苦了,我在这儿谢谢各位。”
盛希平跟刘家哥俩,还有吴毓丞,他们四个坐在一起,边说笑边喝酒,正好安排一下公司的事情。
这顿饭大家热闹到了挺晚,然后互相搀扶着,回去休息。
哪怕是还要工业券,哪怕是价格非常贵,也还是抵挡不了人们购买的热情。
就这样,刘玉江下定决心南下。
对于他来说,带多少钱回家,都赶不上抱着一台彩电回去让人高兴。
盛希平手里有人参,年份也足够,于是就用这苗人参,跟对方搭上了关系。
张淑珍得知刘玉江要去找盛希平,忙收拾了一些东西,让刘玉江给带过去。
一觉醒来,已经是八三年一月一号,新的一年开始了。
我们哥俩就是听使唤的,你说干啥就干啥,你说往东我们不往西,你说撵狗我们不撵鸡。”
这一年来,盛希平倒腾玉米、家电、木材等,挣了不少钱。
“爸、妈,老二来电话了,说是希平让我带几个人过去帮忙,他们忙不开了。
之后,盛希平他们又在深城租了一处办公室,挂牌是港城贸易公司分理处。
这大半年来,刘玉河虽然没回家几次,但每次回来都几万几万的给家里。要说刘玉江不眼馋,那是不可能的。
而盛连成,则是托刘玉江给盛希平带个话。
王家川直接把电话打到了深城,在电话里吆喝着,让盛希平给他多留家电。
关于公司股份和分红的事,咱也该坐下来好好商议一下,定下来了。”
十一月初,吴毓丞从首都回来,他已经办好了停薪留职的手续,这回,要跟着盛希平大展拳脚。
深城的优惠政策很多,年底一算,扣除公司各种开销、税等等,净利润四百万出头。
正好参地的活刚干完,刘玉河的电话就来了,刘玉江一听,盛希平让他带人过去,当时高兴的不行。
吴毓丞都没话说,刘家兄弟更没啥意见了。
十二月三十一号这天,盛希平在饭店包了几桌,把公司所有在深城的员工都叫到一起,聚个餐。
刘玉江要是也撂挑子不干了,队里这一摊子没人接手。
所以,此时刘长德也没拦着,去吧,谁还嫌钱多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