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巧遇
轮船进入公海航道后,船上的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远处轮船上,也都飘起各色各样的旗帜。
经过连续不断的四十八小时航行,这艘船终于到达沪市了。
到了十六铺码头,众人下了船,就见到黄浦江的江面上,停泊着大大小小无数的船只,其中不少是飘扬着外国国旗的远洋船只,一片繁忙热闹的景象。
沪市,这座国内最大的城市,也是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是当时无数人想去的地方。
在这个年代里,不管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只要带着上海两个字,那就是同样品种最好的代名词。
第一次来到沪市的陈维民,毫不意外的下了船就蒙圈了,东南西北都分不清楚。
得亏有盛希平跟着,二人下船后,搭乘那种机动三轮车,先去一个办理住宿的地方。
这年月来沪市,凡是办事或者出差的人员,住宿可不是你想去哪里就去哪里的。
而是由一个负责全市旅店住宿的部门,给各个旅店打电话联系派送。
盛希平他们坐车到了相关部门,拿出来带着的介绍信。
不管用什么茶叶,不管放多少茶叶,都压不住那股子怪味儿。
盛希平从孩子断断续续的描述里,大概听明白了,这孩子应该是跟他妈妈走散了。
“啊,我是东北人,松江河林业局的,怎么了?你认识我?”
几个师傅见怪不怪了,就劝陈维民。
以前盛希平去曙光的时候,见过两面。
“同志,我弟安装假肢的事儿,可就拜托你了啊。
惠姐还有个姐姐在首都,母亲现在也在首都住着。
盛希平他们来到这儿第二天,给陈维民测量完尺寸后,就去邮局打了电话回林场报平安。
“你妈妈去哪里了啊?”盛希平瞅着小男孩白白净净的,身上穿的衣服也不错。
这年月交通运输不方便,东北特产尤其是人参,在南方那可是非常罕见的,除非进药店能买到,还死老贵。
“不知道,刚刚她说要去厕所,我找不到她了。”男孩又哭了起来。
这是当时沪市唯一的假肢厂,也是全国最大的假肢厂。全国各地的残障人士,基本上都来这里安装假肢。
就这样,测量好尺寸,然后在人家的指点下,盛希平和陈维民又去附近一个叫群英的皮鞋店,定做了两双单皮鞋和一双棉皮鞋,还购买了十双尼龙袜子和两条尼龙裤。
“希平哥,这是什么树啊?咱林场那么多树种,我咋没见过这种树呢?”
盛希平在保卫科上班,前阵子林场给科室人员都发了个公文包。
“那你别乱跑了,咱俩就站在这儿,我陪着你,咱们等妈妈好么?”
“不是,不是,我认识你手里的公文包。”女人笑了,指了指盛希平手里的包。
那公文包上面印着松江河林业局的字样,估计是女人瞧见了,正好家里有人在泉阳林业局,所以才好奇打听。
“惠姐你好,我叫盛希平,是松江河林业局下属林场的职工,这次是来陪着我们场一个同志安装假肢。
因为陈维民右腿是齐大腿根儿没有的,量尺寸就得把裤子连同裤衩都脱了。陈维民有些不好意思,放不开。
“好像是梧桐吧?我也不太清楚。”盛希平瞅了眼外头,随口说道。
厂门口的街巷并不宽,但假肢厂占地面积挺大的,有不少车间。
“唉,到这个地方来,还在乎啥?不都是一样么?谁要是不伤残了,往这地方来啊?”
俩人一起去了城隍庙,看古色古香的建筑,吃城隍庙前摆摊的各种小吃,顺道还买点儿小东西啥的。
大多数住的都是南方人,别人说啥,盛希平和陈维国都听不懂。
“姓彭。”小伙子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