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要是老大能赶紧娶个媳妇,让他早点儿抱上孙子,那就更好了。
这年月的大学里面,可不会给准备被褥,一切行李备品,都得从家里带。
这一冬天,盛希平攒下不少东西呢,不过大部分都在年前去了趟县城卖了,手里剩下的不多,也就不在乎差点儿钱了,在松江河卖方便。
当天晚上,周青岚和王春秀又做了好几个菜,加上盛希平买回来的这些东西,摆了一桌子,算是给周青岚和盛希安庆功。
知道闺女今天能来取通知书,他特地过来等着。
你看我们村儿,不就有那省城来的知青,跟我们村的姑娘处对象结了婚。
然后,三人进了商店,开始采买东西。
“希平,你不是弄错了吧?这学校,我们想都不敢想,根本没报,怎么可能录了呢?”
这世上从来不缺那种恨人有、笑人无的人,跟这些人计较,只能是自找麻烦。
就剩下老三,他们两口子多敲打敲打,保不齐也能出息。
我们要是不回去啊,他们怕是连晚饭都吃不上。改天,等着啥时候你这儿要摆酒请客了,我们再过来。”
“媳妇,我刚才说,你被东北师大录取了。局教育处让你抓紧时间去局里取通知书。”
周青岚摇头,觉得不太可能。
路上耽误了一些时间,等他们到松江河时,已经是中午了。
因为盛希安报的是工业类院校,他分数高,就被哈工大给录走了。
由于是第一年报考,事先也没有什么摸底考、预考之类,大多数考生心里都没底,不敢报太高的学校。
更不要说,这还是比之前报的学校更好的重点呢。
今天上午小火车刚走,下一趟得大后天了。
盛希安喜静,平常不爱说话也不爱跟人打交道,这下被一群人围住,弄得他手足无措的,不知道该说啥好了。
松江河林业局下属十多个林场知青点儿,几百人报考,最后考上的,也就这么几个人,由此可见,大学生的珍贵。
就像张淑珍说的那样,别管什么学校,只要能考上就行。
周青岚是个很重感情的人,她爱孩子重于一切,有新华和新宇在盛家,周青岚绝不会扔下孩子不要的。
一个熊胆,加上一些皮张,卖了不到一千块钱。
“爸,下次我们来,一定在家里住两天。
周明远一听,松开手,“事儿真多,上个大学还这么麻烦。”
“真好,我闺女考上东北师大了,重点大学呢。”
“当初青岚主动提出来不去考试了,是我坚持让她考的。”
如果这类院校仍有空额,可以在同类院校的考生中调剂补缺,择优录取。以保证重点院校的招生质量。
老盛家一下子出来俩大学生,还是啥重点。自己家的呢?
周明远把闺女的通知书还回去,又伸手拿过去盛希安的,翻开细细打量。
盛家一屋子的人,大家伙儿说说笑笑的别提多热闹了。
管他是什么本科不本科的呢,咱只要有大学可以念就行。”
别人越是要看笑话,他们就越是要把日子过好了,盛家的日子红红火火,看那些人还能说什么?
十八号这天上午,盛希安和周青岚去场部找人,开了证明材料,相关领导一一签字盖章。
所以周青岚也就不再纠结那些了,而是跟盛希平商议,怎么去局里取通知书。
“你看,我骗你干什么?刚才王叔告诉我的,他去联系山上了,老二考上了哈工大。”盛希平笑了起来。
三人拿了通知书从教育处刚出来,就被周明远堵住了。“快,给我看看录取通知书。”